多年前,我任職雲林海口偏鄉的小學校,每年九月,都是學校選家長會長的時刻。許多偏鄉學校的家長不敢擔任會長,因為當選會長要出錢出力。
幸運的是我擔任五年的校長,而許富信會長就擔任其中的兩年。許會長從事忙碌的鐵窗、鐵門的製作安裝和修繕,平日學校有需要都找他,儘管他很忙碌,但他總是把學校擺第一,也常免費維修。那時,學校大門、遮雨棚、車棚和鐵捲門的故障,承他鼎力相助,學校的保全才能設定。
有時修理時,我堅持要總務付工錢給他們,畢竟除了成本之外,他還請了一、兩位師傅參與修繕,這都需要金錢的支出,學校實不宜占他太多便宜,尤其在小鄉間,修繕鐵捲門甚少廠商願意前來,但他最多也只收成本,減少不少公帑的支付。
許會長的夫人秀娥也成為義工團的團長,除了每天午餐為低年級的學童打飯菜之外,不論晴雨冷暖的早上,還與其他義工媽媽輪值路口的導護,護送學童,並協助處理學校與家長間不少問題。
那一年,剛好學校興建風雨教室,外牆的二丁掛磁磚由許助誠副會長捐獻,許會長帶著兩位男壯丁頂著中午的烈日開車到副會長家去搬運。日前整理舊照片檔案的時候,我發現這幾位動人的身影,尤其會長夫人身著體育服裝加入搬運磁磚汗流滿面的畫面,讓我動容。
當時年輕的她,身材高佻苗條,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可是工作起來卻充滿活力,體力不輸男人,從卡車上搬下一箱箱的笨重的磁磚。
原來她平日除了操持家務、相夫教子之外,為自家經營的鐵工廠做會計,有時還得協助搬運鐵管、鐵窗、鐵門等重物,所以才有矯健的身手。他們夫婦對學校義務的奉獻和付出,讓我銘感在心。
林萬來(雲林縣/國小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