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洪蘭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我這學期教了兩門大學部的通識課,有感於最近《天下》雜誌報導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史隆商學院不收我們的學生,批評我們學生不夠成熟、不會表達自己、沒有世界觀,我在開學的第一周,便請學生拿出紙來,寫下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和人生的規畫。因為不具名,他們可以坦白地寫,兩班共有二百個學生,我不會知道誰是誰。
紙頭收回來後,我很驚訝:第一,大學生上課沒有帶紙,也就是說,沒有筆記本,所以他們用包三明治的紙或廣告紙的背面,撕一小條下來寫,我得小心翼翼地捧回辦公室,怕路上風一吹就飛掉了。時代變遷太快,現在學生都用手機或平板電腦,不用紙筆了。第二,沒有人想做老師或科學家(我教的這兩班是理學院和工學院),大部分人想要賺大錢、娶個漂亮的太太、生兩個孩子(還指定一男一女)、開咖啡館、消遙過一生;更有人直接寫「賺錢、賺大錢,賺盡世界上所有的錢」;也有人寫 「嫁個有錢人,一輩子不必動手做家事」;當然也有幾個人寫「等我有錢後,做社會公益、幫助別人…」,形形色色,真是一種米養百種人,每個人都不一樣。
比較令我驚訝的是,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寫「要環遊世界」,有個學生寫「環遊世界、環遊世界,一直環遊世界」,令我啞然失笑。我們的孩子太天真了,環遊世界是要錢的,一直環遊世界不去賺錢,經費怎麼來?除非是步行,但是看到大陸有個青年在柴達木盆地中差點渴死(因為地圖上的湖水有毒不敢喝),最後喝了三天自己的尿才攔到一輛卡車,活命下來,所以我想我們的大學生可能不太適合徒步環遊世界。其實,林語堂說 「旅遊最美好的時候是回到家,睡在自己枕頭上的時候」(No one realizes how beautifulit is to travel until he comes home and rests his headon his old familiar pillow),出了門才知道自己的家最好。
當然,我不是怪學生,因為他們太天真,還沒有人生經驗。所以我們應該盡早讓學生去作實習生(intern)累積經驗,不拿薪水沒關係,經驗比金錢重要。美國的高中生暑假就開始去大公司做實習生,我孩子在大學畢業前,曾經去過六個不同的公司實習,包括IBM、HP、微軟、谷歌,這些經驗使他再回到學校上課時,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會加強學習,也使他仔細思考自己的興趣在哪裡。
做實習生最大的好處是別人願意教你,因為你還不是他的同事,對他沒有威脅,而且犯錯時,別人會寬容你,使學習比較沒有挫折感。實習時,還可交到人生路上的好朋友,相扶相持。很多學生都忽略了好朋友的重要性,財富不是永遠的朋友,但是朋友卻是永遠的財富。
在實習時,只要好好做,展現出團隊的精神和學習的能力,很多主管都會主動告訴你,畢業後來公司報到,這樣,既省了找工作的麻煩,公司也省了試用期的開支,是雙贏的好事。很希望台灣的大公司也能如此做,提供我們學生迫切需要的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