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板蓋難民屋坂茂獲建築諾貝爾

 |2014.03.26
2563觀看次
字級
坂茂設計的紙板教堂去年揭幕,暫時代替在二○一一年地震毀壞的基督城大教堂,也象徵基督城重生。圖/美聯社
坂茂。圖/路透
坂茂設計的紙板教堂去年揭幕,暫時代替在二○一一年地震毀壞的基督城大教堂,也象徵基督城重生。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以創新設計、拿日常生活可得的材料當建材、積極參與世界各地人道工作著稱的日本建築大師茂,二十四日榮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五十六歲的茂是繼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等人之後,第七位獲普利茲克建築獎殊榮的日本建築師,六月間將正式領獎。普利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最高榮譽。

二十年來,茂常趕往災難地區建造臨時收容中心,以管狀硬紙板當建材,為天然災害受害者與逃避暴力的難民搭建臨時棲身所,因為這種材料好找、好運送,也可以防水或防火。

一九九四年盧安達衝突時,茂得知多達二百萬難民在悲慘的條件下生活,便向聯合國難民署提出建造紙管避難所的想法;他之後被聘為顧問。

隔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後,一些前越南難民不能入住日本政府提供的臨時住房,茂就為他們建造了紙屋。二○一一年紐西蘭基督城地震的兩年後,茂建造了紙板教堂,作為基督城重生的象徵。

茂在日本東京、法國巴黎與美國紐約都有辦公室。位於法國麥次的當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中心麥次館」,也是茂的作品。

茂的母親是女裝設計師,父親非常喜歡古典音樂;身在藝術家庭,茂小時候就學小提琴,並自己挑選木塊搭建小房小屋。

他在小學和中學階段,藝術和工藝方面表現不俗,中學暑假作業設計了一棟房子,獲得優選,從此立志當建築師。中學時,他第一次學會用紙張、木材和竹子搭建結構模型。

茂有一次讀到「紙建築師」約翰‧海杜克的文章,決定去美國學習建築。一九八五年,茂在東京開設了茂建築設計公司、策畫多次展覽,並開發紙管結構建築,且將之付諸實現。

二○○○年,茂與德國建築師弗雷‧奧托合作,為德國漢諾威世博會的日本館建構了巨大的紙管網格薄殼結構;這種結構因可回收利用的建築特性,吸引全世界的關注。

小檔案



1957年8月5日出生於東京

1985年成立?茂建築設計公司1995~1999年任聯合國難民署顧問2004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榮譽資深會員2005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國際獎學金2014年3月24日獲普利茲克建築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