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說,任何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服貿協議是對台灣比較有利的協議,若逢中必反,對台灣是極大傷害。
江宜樺在前往探視在立法院外的反服貿團體和學生後,回到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指出,很多關於服貿的網路訊息是誤導。他說,普遍說法指服貿是不對等協約,事實並非如此,這次承諾事項中國大陸開放讓步有八十項,而我方對中國大陸開放讓步的項目有六十四項。
江宜樺說,八十項比六十四項多,大陸開放項目是比照或高於世貿(WTO)水準,而我方承諾開放項目沒有超過WTO的要求,「換句話說,任何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對台灣比較有利的協議」,他非常希望盡快讓協議生效,才能趕上其他國家在大陸市場競逐潮流,領先別人。
他說,另常見謠言是服貿協議將讓大陸民眾來台工作,台灣勞工機會受影響,甚至誇張說五百萬勞工機會將喪失,「這是嚴重誤解、我們沒有開放勞工」。
江宜樺說,開放項目完全沒有藍領勞工,雖有讓一些白領管理階層來台主持管理工作,但基層勞工業務都沒開放,不論是計程車、工廠勞工或醫院護理人員。
他並強調沒開放移民,網路說中國大陸人士只要花六百萬元就可以移民,說花多少億就可讓多少中國大陸人士變台灣人、領中華民國身分證、參與投票,決定國家未來,「這些都是謊言」。
他說,服貿協議沒有改變對大陸移民管制政策,管理階層來台都是短期居留,最多長期居留,並未享有國人待遇,不是移民,也不能有投票權及身分證。
江宜樺強調,服貿協議開放可為台灣創造一萬兩千個以上工作機會,有助國內產業競爭力提升,過了這關再搭配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才能讓台灣在世界經濟自由化風潮中不被邊緣化。
江宜樺指出,服貿協議簽署並不是黑箱作業,去年六月簽署服貿前,立院已召開三場專案會議,朝野立委都有人參加,產業溝通會也有一百一十場;簽署後,除了立院二十場公聽會,全國也辦超過千場說明會。
他說,很多民眾反對憂慮的並非協議本身夠不夠透明或溝通,而是因為碰到對象是中國大陸,他擔心「任何事情只要碰到中國大陸就反對,這樣的思維會讓我們走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