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質疑 與會者讚學生理性、成熟

李祖翔 |2014.03.22
2275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隨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轉述馬總統言論:「外界對服貿協議有正面的聲音,也有質疑的意見,但都應在國會自主的精神下,以理性、民主的方式,回歸議事正常運作,達成共識。」後,立法院外靜坐的與會者更加堅信學生的行為是理性且成熟的。

對於學生被指不理性、受利用,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張淑惠反而認為,學生承擔的行為令人感動,「前天送水來,百人排排站,徒手接水,態度溫婉有耐心,超過他們年紀的成熟。」這些學子也主動做垃圾分類,維護場邊衛生與秩序。

昨日各校學生北上支援,創意口號、插畫、海報、書法標語滿天飛,並有義工提供免費飲食,為街頭民眾充飢。

另有在街頭演奏歌曲〈台灣民謠〉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逢甲大學管樂社,成員林聖翰說,學生不一定要有特殊行為也能表達不滿,「我們都清楚服貿協議有利弊,也能體會立院有自己的審查機制,可若機制是好的,學生不會上街頭。」

在台上公開演說的學生指出,學生不了解也沒背景去分析服貿的優缺點,但立委應給學生清楚交代,更希望總統了解什麼叫民怨;雖然各方的不同意見讓整起運動像「嘉年華」,但是多元意見本是社運特色,學生會理智的選取資訊,並期待台灣一直被讚揚的公民自立、自由是真實存在。

昨上午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妻陳嘉君與女兒,於青島東路議場二樓外牆噴上「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的標語,引發學生不滿,認為抗爭應理性。場外學生並向參與者呼籲,不要將此次靜坐、攻占立院當玩笑,靜坐每多一秒,就多一些機會反抗國家暴力機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