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詩話】 青山秋山處處山 韋應物

吳東權 |2014.03.20
2058觀看次
字級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山水田園派詩人寫詩,下筆時當然總要吟山詠水、描松寫竹,鋪陳大自然的景色,讚美宇宙間的奧妙,但是像韋應物這樣「所愛唯山水,到此即淹留」,幾乎每一首詩都離不開山水、少不了園林的詩人,確實不多見。

韋應物(七三七~七九二年),京兆長安人,長得挺拔英俊,曾是唐明皇身邊的「三衛郎」,狐假虎威,無賴耍狠,安史之亂流離失散,險喪小命,使他頓悟人生,痛改前非。

亂平進入太學,發奮讀書寫詩,看他這首自述式詩可知:「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里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韋應物知道自己「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聰明小伙子,一學就會,受陶淵明、謝靈運、王維、孟浩然的詩風薰陶,走山水田園的路線,特別標榜高雅閑澹,清新幽靜,自成一家。白居易說他:「五律一氣流轉,情文相生,耐人尋味。」

由於他後來歷官滁州、蘇州刺史,得以遊山玩水、飲酒唱和,所以句中多以自然景觀為襯托,亭閣廟觀為素材,筆下最擅寫山,不是看山、望山、對山,就是荒山、寒山、空山、遠山、碧山,尤以青山和秋山最突出,試看他吟的青山:

「高閣猶相望,青山欲暮時」;「青山滿春野,微雨洒輕埃」;「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郡閣始嘉宴,青山憶舊居」;「雨後見青山,落日滿林園」;「殘霞照高閣,青山出遠林」;「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居士近依僧,青山結茅屋」;「南望青山滿禁闈,曉陪鴛鷺正差池」;「醉來百事何足論,遙見青山始一醒」……真是不勝列舉。

在韋應物的詩思智庫中,有無盡的山水,除了春天的青山之外,他還特別喜愛秋季的秋山,不妨也舉若干例句來看看: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秋山滿清景,當賞屬乖離」;「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憶在津郊時,攜手對秋山」;「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高窗瞰遠郊,暮色起秋山」;「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跡疏」;「如何趨府客,罷秩見秋山」。

最妙的兩句,是答長安丞的:「舉頭見秋山,萬事都若遺」,只要抬頭看到秋山,心中什麼事都可以忘掉,由此可見他對秋山的偏好。

韋應物活到五十五歲,留下了五百六十多首詩,以五言為主,可謂多產作家,而有「五言長城」的尊號,後人以「王孟韋柳」並稱,將他排在王維、孟浩然之 後,柳宗元之前,可知詩評家對他的尊崇。

《四庫全書總目》說:「應物五言古體源出於陶,而鎔於三謝,故真而不樸,華而不綺。」評得極為中肯。

韋應物的七言詩也留下六十多首,各首也都有可觀之處,很多人欣賞他的〈滁州西澗〉詩,常提「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兩句絕妙佳境,確實令人激賞。

其實另一首〈子規啼〉也極為生動感人:「高林滴露夏夜清,南山子規啼一聲。鄰家孀婦抱兒泣,我獨輾轉何時明?」浪子回頭的韋大詩人,居然也有惻憫之心,從他〈寄李儋元錫〉詩中的「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的句子看來,他老時真的是變得又慈悲、又有愛心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