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今年第五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一名印尼籍九個月大男嬰,出現紅疹就醫後,起初被診斷為腸病毒,還好後來確診為麻疹,趕緊改變治療方式。
這名男嬰十一日,由母親自雅加達帶到台灣辦理入籍手續,隔天出現發燒和冒紅疹症狀,診所醫師一開始認為是腸病毒,三天後才診斷出是麻疹,還好未延誤治療。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說,麻疹初期症狀與腸病毒相似,較難辨別,腸病毒的紅疹大多會發作在口腔和臀部,而且是一點一點的,會造成口腔潰爛;麻疹的紅疹則好發在臉和四肢,是一片一片的,顏色較為鮮紅。
這名男嬰已解除隔離在家休養,另四例麻疹境外移入病例,也是未達接種疫苗年齡的一歲嬰兒,與父母出國時感染。疾管署建議,嬰幼兒最好先接種疫苗,或與醫師討論後再出國。
另外,隨著天氣漸暖,四名國人到柬埔寨和緬甸後,感染桿菌性痢疾,今年迄今已有二十五例境外移入的桿菌性痢疾。疾管署提醒國人到東南亞時,不要喝當地水源,最好喝包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