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若倫透過不同面向的創意,將料理激起更多感動與趣味。 圖/陳映辰
他是NORMAN,不是NO MAN,第一盤泰式炒河粉被賣出的感動,促使他一路努力到現在。
黃若倫是六年級生,排行老么以為人生就是一直不停的玩樂,直到那年父親被惡性倒帳,他才明白什麼叫家道中落,人生自此有了第一次的大轉彎。
高中畢業後的黃若倫開始了他不停歇工作的鬥志,從第一份在凱悅飯店的工作開始,不曾也不敢讓自己放假超過二天,只管努力的向前,「不要想太多,去做就對了。」
雖當上了餐飲業一級主管,但因公司策略轉彎,讓他決定創業,沒想到才第一個月就面臨又一次轉折,「父親突然離世,根本來不及悲傷,」創業開店大小事務早已忙昏頭了,那段日子不知是怎麼走過來,唯一清楚的就是自己不能倒下。
為了與老東家區分市場,黃若倫選擇自己一點也不熟悉的新竹,從小小的泰國料理餐廳為起點,一步一步的摸索經營。眼看著轉彎後的努力才稍稍有點成績時,始料未及的,再度面臨巨大挫折,「相當倚重的廚師偕同許多同仁無預警一起離職,更在對面打起對台,完全措手不及慌了手腳,餐廳不得已,整整休業了一個半月,」這才驚覺,一家餐廳的核心就是廚師。
以前的他只懂管理與服務,對廚藝是一竅不通,常常要配合廚師的心情來工作,這次不得已的休息,讓他從一個分不清楚蔥薑蒜的廚藝門外漢,到可以調配出各式各樣道地泰式醬料的達人,靠著不分晝夜的努力,餐廳終於在一個半月後重新開張。
熟悉的人會叫他Norman,微胖的身形,親切的笑容,常常會出現在店裡跟大家聊天。黃若倫說,沒想過自己炒出的第一份河粉竟然可以賣到錢,還得到客戶的讚美,「一種無法形容的踏實與幸福湧上來,支持我一路走到今天。」他說,泰式料理是一種很需要「放鬆」的料理,四家連鎖都開紅盤的紅舍將泰國菜的特色辛、辣、酸、甜、香掌握得恰到好處,台茂店因此獲選桃園金牌好店異國料理的大獎。
透過不同面向的創意展現,黃若倫讓餐點不只美味,還能有更多的感動與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