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被鳥兒吱喳聲催醒,想多賴在床上,鳥兒總是一聲喚過一聲,好似告訴我「一日之計在於晨」,把握時光,莫蹉跎歲月。
年近半百,我才真正享受自然的閒適生活,前幾個月,意外租到山上僻靜古厝,厝前兩棵古木參天,好似門神守護,前院可以遙望山頭錯落的林木,不時有各種鳥類飛來,啄食落在地面的種子,還有蜜蜂嗡嗡叫,成群地在花叢間採蜜,有時無意中碰觸到,但蜂群沒有螫我。
外子多年前,回歸田園生活,喚起幼年時從事農耕的記憶,使用果皮、茶渣、咖啡渣等天然堆肥,由於我們茹素十多年,每餐幾乎沒有廚餘殘渣,十分乾淨。他栽種的田地,鳥語花香,蟲蛙鳴叫,偶爾也有蛇類出沒,向他問候。但外子說,在鄉下生活,這是司空見慣的事。小時候,我婆婆總是告訴他,人有人的路,蛇也有牠的去處,不相妨礙,無須害怕。然後母子倆從容地,與牠擦身而過,各自分道揚鑣,互不侵擾。我婆婆的那分平穩與慈悲,影響外子的心性,他說面對這些令人恐懼的動物,一般人都想要傷害牠們以自保,其實牠們也是因為害怕而自衛,所以若我們的內心常保一分慈悲心,對萬物都能愛護不畏懼,牠們也不會感到威脅而攻擊我們。
外子兒時不懂事,抓青蛙去賣錢,但吃素後,對土地,以及在土地上生活的眾生,都心懷慈悲,彼此和平相處,儘管聽不懂牠們的語言,但牠們釋出的善意,我們都能感受到,看著植物結果實,香氣吸引牠們來覓食,享受到與眾生共食的樂趣,使得我們更加不願傷害這片共生共榮的大地。
每當採收這些豐美的蔬果,健康又營養的食物,彼此相視,面露自信愉悅的神情,我們知道這都是大自然的賜予。因為大自然不只是賜給我們食物,也讓我們學習與所有萬物分享一切,不但要全心的付出,等待收成,還要能接受考驗,同時學會縮小自己,成就眾生,而重返大自然的生活方式,最大的收穫不在於有形的收成,而是無形的歡喜。
拋下忙碌的朝九晚五,投入自然的生活,我們擁有的不是金錢的富足,而是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