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二十七歲女子因巧克力囊腫劇烈腹痛,幾乎每月上急診室,雖手術改善但難一勞永逸,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謝淑鳳求診,經中藥和調整作息,三個月後囊腫縮至二點五公分,半年後腫瘤指數大幅下降,經痛緩和許多。
謝淑鳳指出,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的一種,是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可能在胚胎時期形成,也可能是經血逆流引發,這些組織隨著月經周期,周而復始出血,導致發炎纖維化。
她表示,巧克力囊腫因位置不定症狀不同,最常見的是痛經,還包括經血過多、經血淋漓、不易受孕等,甚至有內膜異位組織出現在肺部,患者每逢經期必咳血的病歷記載。這名病患則月經來前總會頭痛、胸脹,經行時腹部抽痛、月經有血塊。
中醫視巧克力囊腫為血瘀,起因氣虛、氣滯、腎虛、寒凝。病情嚴重者,手術最能帶來速效,但術後宜根據體質搭配中藥調理,以避免復發。
謝淑鳳強調,保健很重要,像經期前一周忌食冰品,平時不吃精製食品,月經來時避搬重物,注意腹部保暖,在關元、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等處穴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