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聯合海葬 即日報名
台北市推廣海葬多年,北市民政局表示,為順應民眾需求,並積極推廣多元環保葬法,今年起,每年要舉辦至少四場常態化聯合海葬,即日起受理報名,十四日截止,民眾可詢問第一、二殯儀館服務中心;今年首場將於二十一日舉行。
海葬是將先行者遺體火化,骨灰經研磨處理,裝入環保棉紙袋與安息盒,先於殯儀館舉辦追思儀式,再搭乘專車前往碼頭,轉乘載客船隻航行至離岸六千公尺海域後,由家屬將安息盒與鮮花拋灑入海,象徵先行者與大海相伴,與天地同遊。
《天主教牧徽手冊》出版
教廷梵蒂岡出版社日前出版《天主教牧徽手冊》,圖解教宗及主教牧徽蘊涵的牧養理念與設計藝術。作者蒙泰澤莫洛樞機與龐畢利神父說:「牧徽本身是一種語言,反映神長的素養和特質。」
此書兼具科學與藝術研究成果,內容包括:牧徽歷史、「文法、結構和詞彙」,也解釋設計者按神長身分的構思,例如新任國務卿帕羅林樞機、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的例子。其中,詞彙就收錄一千五百多項牧徽語言表達方式。(觀琛)
美原民電視網創立 廣傳福音
北美有五百八十個原住民族,其中至少有二百個沒有聽過福音,三百五十萬美國原住民有超過九成五未接受福音。因此,曾獲選十大最具影響力基督徒領袖之一、美國原住民基督徒領袖聶吉爾畢龐博士,最近創立「原住民之波」(Native Waves)電視網,廣傳福音。
節目規畫有「美國原住民歷史之旅」,提供更多的盼望、和好、機會、文化保存及音樂藝術發展,希望為許多藥物濫用與酗酒受害者重建。電視網利用攝影棚培訓年輕人電視製作技巧、攝影、廣播、網頁設計及網路通訊,也透過視訊會議提升網路連結力。(觀訊)
16世紀伊斯蘭圖書館藏 數位化
前南斯拉夫聯邦成員國波士尼亞首都塞拉耶佛的東方研究高等學院專家,歷經五十年,終於完成「加齊‧哈斯魯夫‧貝克伊斯蘭圖書館」內所有古籍文獻的整理與分類,並拷貝為數位化電子版,方便讀者以互聯網與電腦查閱。
這座建於十六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時期的伊斯蘭圖書館,珍藏各類伊斯蘭手稿、文獻、書籍及雜誌近十萬份,其中,最古老的手稿包括:十二世紀初伊瑪目(教長)安薩里手稿、十一世紀宮廷御醫伊本西納著作《醫典》手抄本。(觀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