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梅里雪山王子璇繪佛性

林洛瀅 |2014.03.10
1920觀看次
字級
 王子璇在工作室創作情景;《地藏》是她最愛代表作之一;油畫作品《接引》。  圖/北京春秋潤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王子璇在工作室創作情景;《地藏》是她最愛代表作之一;油畫作品《接引》。  圖/北京春秋潤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王子璇在工作室創作情景;《地藏》是她最愛代表作之一;油畫作品《接引》。  圖/北京春秋潤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林洛瀅專題報導】二○○二年,藝術家王子璇出任迪慶州香格里拉形象大使,當望見西藏八大聖山之首—「梅里雪山」的瞬間,她哭得像個迷路已久孩子,終於找到真正的家。她將十多年內觀自心對佛法的體悟,發揮在畫布上,以藝術家細膩的觀察力,透過作品傳遞更多愛的能量。

 在此之前,王子璇不曾接觸過任何宗教信仰,二○○二年出任迪慶州香格里拉形象大使,她第一次進入藏傳佛寺禮拜,突然感動地奔向主峰卡瓦格博約四千多公尺處,當時天空飄著細雨,她落淚整整兩個小時,法喜難以言喻。

 香格里拉對於王子璇而言,彷彿累世的熟悉與親切,讓她願意為迪慶州白塔寺修建十三座白塔,連續四年幫助二百位藏族大學生順利畢業。她感謝父母認同支持,尤其看見這群學生事業有成,也為她帶來更多心靈成長。

 尤其二○○七年,她朝聖印度八大聖地後,即使遺址不再是原貌,跪在拘尸那伽臥佛像前,內心只有平靜與溫暖,亦放下追尋法喜的執著。

 呼吸間修禪定心靜作畫最樂

 「呼吸之間就是禪定,靜靜地畫最快樂。」關於油畫,二○○三年五月十六日,王子璇在成都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的竹林精舍外,用手摸一塊大石頭後,隔天就想作畫。從來沒有受過專業的繪畫訓練,起初她的人物畫作不像寫實油畫的表現,在形象上卻能精確的抓住神韻,且繪畫從不打底稿,也無觀照實體形象,五年內完成作品不到三十幅,有時整日作畫,不停不歇,一畫就是十小時;繪畫就像是修行的過程。

 二○○八年汶川大地震時,王子璇第一幅佛畫作品《5‧12》,有紅、黑表現觀音菩薩從地獄衝出,以及旁邊有廢墟、鮮血宛如地獄。後來三個月,她用畫作《悲牆》為罹難者祈福,以兩塊疊加筆觸描繪無形靈魂,一筆一畫默念「阿彌陀佛」與「六字真言」,連四歲小孩看了也感動流淚。

 王子璇的心境直接反應於繪畫作品,她巧妙運用西方油畫融和東方佛教禪意,打破東方藝術線條隔閡,正如她的友人陶偉光說:「王子璇用西方的油畫語言,以現代藝術的觀念和技法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新的佛像藝術。」

 層層堆疊筆觸刻畫立體層次

 層層堆疊的筆觸,不用厚塗就能呈現立體層次,是王子璇的作品特色,她使用小、中、大不同尺寸油畫筆,一層一層上色,再用刮刀刻畫出石刻風化肌理與冰裂紋,或是拓印墨跡。她強調靠著筆觸才能呈現立體感,過程無法操之過急,每一筆如內觀呼吸;畫作從有形走向無形,作品規模最大長七公尺、寬二點六公尺,耗時約三至四個月,最小規格長一點七公尺、寬一點五公尺,約十天完成。

 「不為藝術來作畫,但願眾生得離苦。」王子璇受到皈依師父夢參老和尚勉勵,二○一二年起,開始於北京、成都陸續舉辦《善用其心》、《心照》個展,各別邀請當代藝術教父栗憲庭、當代女詩人翟永明擔任策展人。

 王子璇回顧從小學過芭蕾舞,一九九○年跟著谷建芬老師學習聲樂三年,後來轉為油畫創作,感謝每個階段都有貴人指引。她說,潛心學佛十年多,當舉辦畫展後,才深深理解夢參老和尚口中的「使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