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歐亞的甜點「馬卡龍」常帶有各種繽紛顏色,其實它已有近五百年歷史,堪稱「最現代的傳統甜點」,法國甜點大師甚至將三月二十日定為「馬卡龍日」。(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風靡歐亞的甜點「馬卡龍」常帶有各種繽紛顏色,其實它已有近五百年歷史,堪稱「最現代的傳統甜點」,法國甜點大師甚至將三月二十日定為「馬卡龍日」。
誕生於十五世紀的敘利亞,馬卡龍當時名為Louzieh,是一家糕餅店獻給鄂圖曼哈里發(鄂圖曼帝國統治者)的點心。
一五五二年法國作家拉伯雷第一次寫下馬卡龍的定義:杏仁小圓餅、外脆內軟。一六二○年,在聖愛美濃發現了第一個馬卡龍食譜。四個世紀以來,每個城市都有獨家配方、無法模仿的馬卡龍,並創造了許多傳奇故事。
一七九二年法國大革命後禁止宗教活動,南錫的修女格里優和莫禾羅不得不離開修道院寄人籬下,靠賣馬卡龍為生。一六六○年在路易十四的婚禮上,馬卡龍成為賀禮;在凡爾賽宮,路易十四的廚子達魯瓦尤一六八二年起在宮廷製作馬卡龍。
由杏仁、糖和蛋白做成的馬卡龍,融合法國北方的甜菜製糖和南方的杏仁後,一八三○年到達巴黎。烘焙師戴斯丰丹發明三明治夾法,將奶油、果醬或果泥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馬卡龍間,成為今日人們認知的馬卡龍,一個「最現代」的傳統甜點。
法國甜點大師艾爾梅在二○○六年將三月二十日定為「馬卡龍日」,除了慶祝春天到來,每年也與不同公益團體合作,讓美食愛好者挑選免費馬卡龍並自由樂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