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陣陣豆花的叫賣聲中,我們開心的在巷子外的水溝旁玩著,學著那聽不懂的叫賣聲,只希望這叫賣的聲音能永不停止。
在一陣陣豆花的叫賣聲中,我們開心的在巷子外的水溝旁玩著,學著那聽不懂的叫賣聲,只希望這叫賣的聲音能永不停止。
當時的我,三歲,弟弟一歲,由於缺乏玩伴,我常常去找鄰居的小孩。其中只有一個小男孩可以陪我玩耍,雖然他年紀比我小,但是我比他矮了一些,我都叫他大弟弟。
因為巷子裡的水溝太多,沒什麼好玩的,所以我們就開始玩起家家酒,把石頭當成肉,草當菜,樹枝當成湯匙,水溝裡的水是湯底,沙子則成了調味料,把這條巷子能玩的都拿來玩。而每到一定的時刻,就會有一個老人很有精神的推著賣豆花的車子,喊著我們聽不懂但耳熟的叫賣聲,那對我們來說是好笑又固定的插曲,到現在,更成為勾起回憶的聲音。
漸漸地,隨著歲月成長,那叫賣聲對我來說愈來愈遙遠,甚至已經記不起全貌,只剩沙啞的尾音在耳中迴盪;那個男孩,也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再見面了,我記得他之前所住的房子裡,有個很大的魚缸,裡面養了很多魚,在我突然想起他的時候,也跟著想起魚缸的水族,還有那條已被水泥封填的水溝。
若那叫賣聲能永不停止,該有多好啊!我想起蔚藍的天空下,有兩個小小的身影,在炙熱的豔陽下,相互交錯,邊跑邊笑的學著不成調的叫賣聲,天真快樂的笑語聲迴盪著,不斷迴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