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預算中心以衛生福利部所轄二十六家部立醫院,今年可能全面虧損下,仍編列高額獎助金提出不同意見。隨後立委也點名,指出台中豐原醫院虧四百八十一萬元,但編三點六億元獎助金,及桃園醫院虧一點一億元,卻編了四點四億元獎助金,痛批應改進。
初看到這些數據,國人會不以為然,但我以慢性病患在部立醫院就診數年觀察,必須說若只從賺錢與否,或者簡單帳面數字相加減去論此一經費,那是不了解真實。更重要的是,若真大刀一砍,國人的健康也跟著陪葬。
部立醫院會虧損,有很多是為了服務病患造成,例如開設夜診。有些是政府為了國人和特定族群,在推動衛教、下鄉服務、病例調查追蹤而產生。
更重要的是留住醫護人員,好讓病人享有良好醫療品質。這些支出也會隨著醫療技術進步以及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往上增加。還有醫護人員得隨叫隨到,為病人保持高度機動,這些心力和精神上的耗損,立委和預算中心可見到了?
若部立醫院設備不足,重症患者動大刀轉診至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得隨車,有些醫師還下班後跑去關心,我都經歷過。
這些職責所在,不能給予合理所得,受損的還是廣大病人。可惜立委只見表面,卻不能體悟這群醫護人員辛勞。
張勳慶(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