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監控十七項民生物資漲幅為二十五個月來最高,其中與吃相關的物價仍 漲得兇,讓婆婆媽媽吃不消。 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天公布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季調後較去年同期下跌百分之零點五,不過十七項民生物資價格,係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自一百年一月起監控以來,二十五個月來最大漲幅,進口奶粉也未隨台紐自由貿易協議上路下跌,由於豬肉價格二月下旬起明顯上漲,民眾外食成本明顯增加。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副處長蔡鈺泰表示,二月消費者物價下跌,主要係去年二月適逢農曆春節,比較基期較高導致,若將一、二月合併計算,今年前二月物價年增率為百分之零點三九,和其他國家相比,漲幅相對溫和。
不過,食物類價格受到米價、肉品與瓦斯價格上漲影響,今年初以來漲幅頗高,食物類價格漲幅達百分之二點五四,米價自去年八月起每月漲幅均達百分之五以上,雞肉價格過去幾個月漲幅也在一成以上,豬肉價格今年以來漲幅雖不到百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米、瓦斯、肉品的漲價,有帶動外食價格上漲跡象,三明治等西式早餐上月漲百分之零點七四,火鍋、便當也有上漲,中式餐廳、麵食與糕點今年也有百分之二的漲幅。
主計處以每月消費支出六萬元的家庭估算,今年外食費用增加九十八元、肉類與水產品則各增加七十三元與六十六元。
進口食品當中,奶粉價格過去三個月,並未隨著去年十二月台紐FTA生效下跌,上月隨著農曆年促銷結束,奶粉價格又較一月漲了百分之零點二四。
另受仔豬下痢疫情影響,毛豬拍賣價每公斤飆破八字頭,未來豬肉恐出現供需失衡。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昨下令徹查,下周一交出哄抬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