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情勢高度緊繃,不止戰火一觸即發,甚且全球金融、經濟、貨幣、股市都劇烈震盪。
至今出場的「演員」除了俄烏雙方,歐盟、中國大陸全都軋一角,萬哩之外的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電話長談九十分鐘,放話嗆普亭,局面豈止是煙硝瀰漫。
俄烏衝突,普亭口口聲聲保護烏國境內俄羅斯裔、俄語區民眾,甚至說要讓烏國民眾有選擇自己國家走向的權利;話講得漂亮,但翻成庶民的話:「烏克蘭新政府不准倒向西方,必須聽我的意旨行事。」歐巴馬對普亭說重話,講白了,烏克蘭必須靠攏西方,不能讓俄羅斯長肥長壯。
美俄兩強的終極對話,其實沒有什麼正義、人權可言,骨子裡是不折不扣的利益之爭。至於德國、法國等西歐工業國,公開場合大聲譴責俄國「侵略」之舉,私底下則虛與委蛇,各行其是。
俄國要控制烏克蘭,根本原因是烏克蘭的根底不錯,前蘇聯時代把極大比例的重工業、國防工業、軍需工業擺在烏克蘭。
烏克蘭的重工業現今是世界前驅,不要說中國大陸航空母艦「遼寧號」是烏克蘭打造;烏克蘭這幾天還緊急交運中國大陸訂製的「野牛」氣墊登陸船,可見其軍艦工業的實力。
烏克蘭是歐洲大糧倉,是歐洲糧食主要供應國,總產量僅次美國,對烏國的實質控制,俄國至少多了「糧食」這項談判籌碼。
更關鍵的是,烏克蘭掐住俄羅斯外銷天然氣、石油的管線咽喉;俄羅斯控制歐洲天然氣供需,英、德、法、義大利等國都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德國宣示二○二○實現非核家園,能源供應除有限的再生能源外,全靠俄羅斯的天然氣瓜代。讓俄羅斯夜晚不得眠,是輸西歐的油氣管線只有經烏克蘭一條,烏國一掐住脖子,影響之大,難以估計。
俄烏衝突,普亭不甩歐巴馬放話,卻接受德國總理梅克爾舒緩對峙的建議,很大的層面也是利益;德國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買主,俄國也因為德國保證了基礎天然氣訂單,給予遠較西歐國家優惠的價格,還願意聽梅克爾的調停勸告。
很難直批國際政治現實醜惡,但利益確實是關鍵因素。
卓公(台北市/台大新研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