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的歷史與重要性

 |2014.03.03
2385觀看次
字級

地理位置伸入黑海

克里米亞半島伸入黑海,如同一座島嶼,僅在北邊以狹長土地與大陸連結,其東岸土地邊緣幾乎觸及俄羅斯。克里米亞最為西方世界熟知的,是一九四五年在此舉行雅爾達會議,當時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美國總統羅斯福及英國首相邱吉爾在此簽訂分裂歐洲的密約。



為何成為烏克蘭領土

前蘇聯領袖赫魯雪夫於一九五四年將克里米亞半島畫分給他的母國烏克蘭,使克里米亞成為烏克蘭一部分。一九九一年蘇聯瓦解,這件事才成為問題。烏克蘭獨立後,克里米亞納入國土,然而在其二百萬人口當中,近百分之六十認為自己是俄羅斯人。



俄國黑海艦隊駐軍

克里米亞南岸港市塞凡堡是俄國黑海艦隊基地,數以千計艦隊海軍士兵駐紮在此。烏克蘭親西方總統尤申科二○○九年警示,可能要求俄國黑海艦隊在二○一七年前撤離塞凡堡。

不過,在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二○一○年當選總統後,已同意展延租借港口至二○四二年。俄羅斯擔心烏克蘭新上台的親西方政府可能會把艦隊趕走。



克里米亞韃靼人

俄國凱薩琳大帝十八世紀兼併克里米亞,一九四四年史達林時代,俄國野蠻地驅逐原本居住在克里米亞的韃靼人,他們直到蘇聯一九九一年瓦解後才陸續回到故土。克里米亞韃靼人目前佔人口百分之十二,反對亞努科維奇並支持反政府抗議民眾。



白衣天使南丁格爾

英國護士南丁格爾因在十九世紀中葉克里米亞戰爭時照顧傷兵而知名,俄國在這場戰爭敗給英國、法國和鄂圖曼帝國聯軍。南丁格爾被視為現代護理的創始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