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珠(二排右起)與陳碧青,八年前開始為育林國中及樹林國小張羅愛心早點,學生們昨天第一次知道來源。 圖/邱榆蕙
【本報新北訊】「從鬼門關回來後,就發誓要多做善事。」曾經命危的陳碧青,十幾年前認識同為義工的周美珠,兩人齊力想做善事,八年前每晚蒐集樹林區烘培坊過剩的麵包,隔天拿到校園供弱勢學童當早餐和點心,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昨天學生第一次知道愛心麵包的來源說:「好驚訝,阿姨好善良!」
五十五歲的陳碧青表示,「我死過兩次」,二十七歲那年她因胎死腹中,整整休克十二分鐘後奇蹟救回,接著又發生車禍,躺在加護病房昏迷三天,從那之後,她發願要多做善事,便積極在校園當導護、在機構做義工。
十幾年前,兩人當校園導護媽媽而結識,周美珠原本是安親班老師,二十一年前父親中風後,持續在家照顧到長輩去世,陳碧青與周美珠兩人相知相惜,對人生有相同的感觸,都想為社會付出,沒太多錢,兩人便想拿剩餘麵包做善事,未料一做就是八年,陳碧青說:「我只認為該做就做!」
周美珠每晚到烘培店拿麵包,隔日至育林國中或樹林國小做導護媽媽時,將麵包交給輔導處,需要的學生會向輔導處領取,逢假日或是寒、暑假,則拿到樹林、柑園、山佳、三多及彭厝等當地派出所慰勞員警,「看到孩子和員警說很好吃,就很滿足。」她笑著說。
育林國中弱勢學生說,早上有愛心早餐,下午肚子餓時吃麵包上課也能專心,昨天大家第一次知道愛心麵包從何而來都感到驚訝,昨天也有校友返校得知此事,學生王駿豪說,他是吃愛心麵包長大的「好驚訝是阿姨們拿來的,我們都不是阿姨的孩子」,因為如此,畢業後他經常返校,向學弟妹分享他的餐飲實作經驗,他用自己的方式將愛心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