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兩會第十次高層會談昨天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右)率領海基會成員和海協會會談,與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左)相互握手致意。 圖/邱德祥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兩岸兩會第十次高層會談昨天在台北舉行,雙方簽署「氣象合作協議」及「地震監測合作協議」,雙方也同意將貨貿、爭端解決、租稅、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環境保護合作、飛航安全及適航標準合作等列入第十一次會談議題。
會談從上午開始,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及海協會長陳德銘分別在會前致詞;隨後雙方代表進入會場開始會談,直到中午結束;下午雙方正式簽署兩協議。簽署完成後,兩會分別召開記者會說明協議內容及下次會談議題。
林中森表示,兩會確認第十一次會談後續協商的六項議題,包括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爭端解決,以及這次未及簽署的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仍在商談中的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
此外,下次會談也納入環境保護合作與飛航安全及適航標準合作作為將來協商議題。雙方也就教育、文化、農漁業交流等廣泛交換意見,若當中有共識,也不排除協商,簽署協議。
林中森指出,雙方也就過去生效執行協議提出檢討,包括空運、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食品安全、醫藥衛生合作等協議,也對陸客來台中轉,研商具體可行方向。
部分要加強努力的協議,比如經濟犯遣返議題,希望陸方協助,陸方承諾會積極落實共打精神與做法;在食品安全議題上,雙方互相通報已達一千四百多件,其中三聚氰胺賠償議題,也希望盡快解決。
至於原訂在這次會談簽署又延後的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林中森指出,目前協議談判內容已大致完成,但因服貿經驗,財政部仍持續向立委、會計師、台商說明溝通,希望讓大家都沒有疑慮,才會簽署協議。
他說,兩會至今循食安協議機制相互通報已達一百零八次,效果卓越。至於三聚氰胺賠償問題,雙方在會上達成共識,將盡速安排兩岸三家業者會面,若需要將尋司法途徑處理。
在陸客中轉部分,海基會副董事長張顯耀說,政府爭取的陸客中轉與陸方所提的新增兩岸航線是不同的議題,雙方在協商時,不會綁在一起,新增航線更不涉海峽中線問題。張顯耀表示,我方直接告訴陸方,海峽中線涉及到國家安全與國防需要預警的時間,這方面目前沒有任何協調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