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民族里「愛笑俱樂部」成員一大早做「大笑運動」,讓身心都健康。
圖/中央社
【本報花蓮訊】十多個人在操場上圍著又唱又跳,伴隨著如雷的笑聲,原來他們在做「大笑運動」。
花蓮市民族里里長陳瑞萍天天大笑,不但改善自己身體健康,並且努力推廣。
陳瑞萍六年前被診斷鼻咽癌二期和淋巴四期,在做了化療、電療後,又罹患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體重僅剩三十多公斤,生命懸於一線間。
偶然間,她看到報導,「大笑可以改變生命」。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打電話給台灣愛笑瑜伽協會會長陳達誠。
經過陳達誠的指導,她開始每天練習如何去笑。
陳瑞萍說,因為笑產生正面的能量,思想、觀念愈來愈放得下,身體狀況也逐漸好轉。她想把這個改變,讓大家都知道,並幫助跟她一樣陷於病痛的人,於是成立「愛笑俱樂部」。
現在每周有四天的早上,三十多位會員聚一起練笑功;沒有什麼特別招式,可以唱唱兒歌,也可以分享笑話,最重要的就是放聲大笑。
六十歲的蔡先生參加愛笑俱樂部三年,他說當年自己罹患重病,身心憔悴之餘偶然認識陳瑞萍,參加幾次愛笑聚會後,他的白血球指數竟回復正常。從此他成為俱樂部裡的忠實會員,還拉太太、嫂子一同參加。
蔡先生說,與生俱來的哭和笑,許多人隨著年齡慢慢失去,現在只是藉這個運動找回來。只要有機會,他一定現身說法,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