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26年 新北投車站回家了

 |2014.02.23
2756觀看次
字級
新北投車站昨日回娘家,台北市備大紅花轎到彰化火車站迎接。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飄流異鄉二十六年,九十八歲的新北投火車站「返家」了!北市府昨舉行迎接儀式,從彰化經新竹,一路將象徵車站的模型及部分結構以大紅花轎迎回台北。市長郝龍斌說,主體結構預計今年底重組完成,二○一六年北投車站慶百歲前,一定對外開放。

新北投火車站建於日據時期一九一六年,過去是當地非常重要交通樞紐,一九八八年為改建捷運,北市一座座火車站都拆除。當時在彰化經營「台灣民俗村」的施金山,自掏腰包將車站拆解,運回重組,才保存全台北唯一的木造老車站。

台灣民俗村經營不善遭拍賣,經地方人士奔走近十年,北市府逐漸重視「車站返家」運動,去年終於決定把車站搬回來,在七星公園重組。文化局表示,目前車站主要構造、站體、梁柱都已拆解完成,昨天「喜迎新北投車站旅歸」活動,僅象徵性運送模型、鬼瓦、老虎窗框、榫頭、三角支撐架等結構。

北投社區居民與團體一行五十多人昨南下彰化,經過一百零一歲的新竹車站時短暫停留,在新竹市長許明財等人見證下,由新竹市文化局長林榮洲、新竹站站長黃榮華,及台北市文化局長劉維公共同簽署「雙百同慶新新相印」備忘錄,讓新竹火車站與新北投車站締結為友好車站。

「喜迎車站」隊伍由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蘭梅及彰化市長邱建富抬轎,進入彰化火車站時,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吳蘭梅說,新北投車站歷經兩次遷移,還能保存回原地重現,是文化資產保存史前所未見的奇蹟,在彰化縣、台北市共同努力下,讓新北投車站在其原屬空間發揮最大的歷史意涵及文化價值。劉維公表示,台灣最珍貴的就是文化底蘊,藉由新北投車站回家,讓更多人了解到文化資產的重要。

一行人拎著新北投車站模型坐上火車,吳蘭梅眼睛泛著淚光站在月台揮手送別,相約北投再相見。

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林長杰說,新北投車站重組過程複雜,分三個標案,第一標拆解標已完成,第二標規畫設計標正上網公告,會尋找最專業的團隊,第三標為重組標,最快今年中動工,年底前主體結構會組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