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泌尿道感染是小兒最常見的感染疾病之一,長期以來泌尿道感染的處理方針,包括三項檢查,目的在評估泌尿道感染的嚴重程度,並找出先天性膀胱輸尿管逆流的可能,其中膀胱逆流攝影檢查,對小孩來說是苦不堪言,而三軍總醫院最新研究發現,只要腎臟核子掃描,就可以預測病童是否有膀胱輸尿管逆流,一旦結果正常,就無須接受傳統膀胱逆流攝影檢查,讓小孩少受一次罪。
三總小兒部醫師曾敏華指出,根據一九九八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制定的泌尿道感染處理方針,泌尿道感染的檢查包括腎臟超音波、腎臟核子掃描,以及膀胱逆流攝影三項。膀胱逆流攝影是一項侵襲性檢查,幼童需放置導尿管,在灌顯影劑,最後接受X光攝影,約有六成的父母顧慮到病童需接受大量顯影劑,因此拒絕檢查。
三總針對一百四十二名二歲以下第一次泌尿道感染的幼童做研究,將進行過三項檢查的資料進行分析,試圖找出其他檢查,是否可以取代傳統的膀胱逆流攝影。
結果發現,一百四十二名病童中,有四十二人的腎臟核子掃描正常,約占三成,這四十二人中,只有五人在後續的膀胱尿道攝影檢查有輕度膀胱輸尿管逆流,屬於五年內會恢復的級別。
曾敏華說,這樣的研究結果表示,利用腎臟核子掃描,就能預測病童是否有膀胱輸尿管逆流,也就是說,當幼童發生第一次泌尿道感染,如果腎臟核子掃描正常,是可以無須接受傳統膀胱逆流攝影檢查的。
依此結果,每年大約可以減少三成的膀胱尿道攝影檢查,不僅減少醫療費用,也可減少幼兒的不舒服和家長的擔心。這份結果近期將刊登在美國兒科醫學雜誌,可能進一步影響未來的治療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