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視引進美國電視劇「紙牌屋」,播映後掀起一股熱潮,日前在美國推出第二季。
這部戲是由政治權力、媒體報導和民主腐化交織的內容,若以一面鏡子來看,台灣可能更是天天上演,特別是隨之年底七合一和二○一六總統大選到來,台灣的第四權是否也在有意和有心下與政客共舞呢?
事實上跑久了政治新聞者皆知,想要挖出內幕或頭條,除了熟門熟路外,更要有著心照不宣的利用。
在面對這兩年國內大小選舉不斷登場下,政客有心的放砲、名嘴刻意的指控,官方特別放出來的新聞,又或者是一些設計出來的行程。
這裡面難道沒有操控媒體製造話題和轉變民意的企圖嗎?
當新聞報導變成了政客精心布局,又或者刻意餵食獨(毒)家新聞,記者和媒體心喜之餘,難到不會反思自己只是別人棋盤上的卒子。
新聞工作者和政客、政黨間,更存有未來夥伴的可能關係,又或者是從政的事前起跑舞台。
這從國內藍綠兩黨政客,身旁都晉用一些記者出身者替己身打公關或發布新聞稿,甚至抓刀寫重大和危機聲明都可見到。
特別是真要選戰打得火熱,更關係到廣告利益,或是自身媒體是否押對寶的未來影響力。但摸著良知自問,這不就和「紙牌屋」的劇情一樣嗎?
平時就算沒選戰,但政客特意放出一些人事消息,媒體在報導之餘,會不知這裡面有拉人下馬的鬥爭和丟消息掀政治角力的意圖嗎?
當媒體知其運作手段,但又藉力使力去看龍爭虎鬥,而不會也不願一針見血點破這些都是權謀和奸巧,那媒體早就失職。
在「紙牌屋」中有政客如何操控媒體和記者的手腕,更有媒體記者在一絲良知不安下的反撲,這才是好記者的作為。
張勳慶(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