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一九八七年政府宣布「解嚴」,報禁解除以來,台灣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如今更擁有多個二十四小時播放的新聞台,透過SNG車現場連線,讓福爾摩沙島上的國人可以接受全台各地大小事情。
相較於國內新聞播放頻繁,新聞媒體所提供的國際新聞,顯然少了許多。
台灣經濟實力堅強,我們常自詡擁有高度的國際化,但二十四小時播放的新聞頻道中,國內新聞播放比例卻遠高於國際新聞,而電視新聞一整天下來所報導的新聞幾乎大同小異,甚少新意。
近年來,我們重視台灣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而政府也不斷強調若要走向世界,英語或其他外語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台灣競爭力的提升並不只侷限於語言能力,台灣人民是否擁有國際視野也是重要指標。
有鑑於此,我期盼台灣新聞媒體可適度調整報導內容,國內新聞固然重要,但新聞不斷「炒冷飯」重複報導,卻也可能造成乏善可陳的窘境,甚至造成視聽者對新聞的疲乏,這樣反而限制了新聞的廣度與深度。
薇媗(桃園縣/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