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資工系學生研發3D影像技術,將手放入攝影箱(左),即可在投影金字塔(右)中呈現出圖/蔡容喬3D影像。
【本報高雄訊】3D即時影像會議,花費少少就可辦到!高雄大學資訊工程系四名學生梁嘉珍、孫崇軒、郭議鎂、吳倩妮,利用四台網路攝影機,搭配自行寫出的程式,可將物體投影到DIY的膠片金字塔中,不用配戴3D眼鏡,就可直接看到立體影像,總花費不到一萬元。
「即時動態三維浮空成像」開發小組組長梁嘉珍表示,現在電玩遊戲、動畫、電影都少不了3D效果,但後製技術處理繁瑣,還得戴上3D眼鏡。該小組研發的技術則只有綠色攝影箱、膠片反射膜、近一公尺高的投影用金字塔和支架,以及電腦主機、螢幕和網路攝影機,肉眼可直接觀看3D影像,未來可應用在遠距教學或商業行銷等多種用途。
梁嘉珍解釋,該小組改寫影像處理的開放程式碼,再將物體放入攝影箱,裝在四周的攝影機捕捉影像後,即時運算並傳輸至水平朝下擺放的螢幕,最後投射金字塔中,產生免戴3D眼鏡就可看到的立體效果。
梁嘉珍強調,這套低成本技術可彈性擴充攝影箱空間和投影金字塔大小,在A處攝影箱中進行演講教學、醫學手術等活動,透過網路傳輸3D影像,可在B處架設的投影金字塔觀看,比傳統視訊和遠距教學更有臨場感。不管用在研討會、醫學手術示範,或是商業用途如演唱會、電子商務,都相當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