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醫學與世界潮流及人文宗教面看素食與有機食品(下)

王麗君/整理 邱麗玥/攝影 |2005.09.25
889觀看次
字級

◎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   柴松林教授:

在周朝的時候,七十歲以上的人才能吃肉,一般人是沒機會吃肉的;工業革命以後,人類富裕了,慢慢升高了飲食的欲望,才開始普遍吃肉。

問題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吃不飽,目前吃不飽的總人口數有二十億人,原因是:有人吃了太多的肉,消耗了比吃素的人更多的穀物。

怎麼說呢?主要是因為人類要用很多穀物來餵牛、餵豬、餵雞鴨,等牠們長大了,再去吃牠們的肉,吃肉的時候還挑肥撿瘦,皮不吃、內臟不吃、太肥的不吃。

最近有一篇「世界糧食組織」的報告顯示,如果全世界的人類吃東西都和美國人一樣的話,這世界上的食物只能養活二十億人口;相對的,如果大家都吃素,這世界上就沒有饑餓的問題,不僅如此,也不需要使用過多的農藥、化學肥料、微生素、生長激素等。可見為了人道主義的理由,希望這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飯吃,吃素,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過度開發全為美食
再者,環境之所以被破壞,是因為人類需要廣大的牧場來種牧草。問題是,要開闢更大的牧場,就要砍伐更多的森林,所以地球表面的森林越來越少,水源無法蓄積,造成淡水不足,生存品質、空氣環境都變壞,依賴自然生存的人類只好逐漸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山坡地移動,再造成山坡地過度開墾,環境也跟著被破壞。 

現在台灣凡是養殖業發達的地方,也就是過度抽取地下水的地方,像彰化以南的濱海地區,養殖魚蝦類越來越多,所以地層下陷很嚴重;如果是養殖禽畜,因為需要排洩大量的糞便,更造成巨大的水源汙染,所以河川氧化的狀況一天比一天嚴重,以致沒有一條河流的水是清潔的,進而造成水資源匱乏。

大自然生態系統一共分成四界,第一個是無生命的物質,像我們看到的各式各樣的元素、石頭、雜質等。第二個是植物,植物是宇宙之間真正的生產者,因為它只要靠陽光和水,就可以生產所有動物維生需要的各種資源;第三個是動物,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的動物都是消費者,人類更是消費得比較多的一群。第四是微生物,微生物是分解者、還原者,它把人類的排放物、廢棄物、屍體,透過微生物的分解,還原為無生命的物質。

山珍海味竭澤而漁
當人類總人口總數不多時,消費比較少,大自然系統尚可以維持平衡,但是工業革命以後,過高的飲食欲望造成消耗過度,造成微生物無力分解還原的狀態,使地球已經超過最後的容納能力,形成所謂環境問題。

人們不只要吃魚、吃肉、吃蝦,還要吃種種山珍海味,而山珍海味之所以稱為山珍海味,就因為它的稀少性,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就造成很多物種滅絕。各位不要以為天生萬物以養人,宇宙之間是讓所有的物種共生,如果其它的物種都被人類吃掉的話,生物多樣性的世界就只剩下人類,那麼人類一定會滅絕,怎麼能「共生吉祥」?

五年前,法國通過了一道法令規範:「屠宰場跟養殖場的距離不可以太遠」。因為吃肉的人都集中在巴黎盆地,大約有二千萬人口,但是巴黎地價高又注重環境保護,不能設立畜牧場,所以畜牧場養的豬以卡車運送到里昂,時間要八小時以上。

在此運送過程中,畜牧業者怕污染公路被罰,所以不給動物喝水,又怕牠們在車上搖來搖去,所以要把牠們擠到不能動彈,令動物非常痛苦。兒童看到人類如此殘暴地對待動物,依樣學樣,就更引發人類殘暴的心性一天比一天嚴重,所以政府就制定這個新的法律,讓人類不至於那麼殘暴地對待動物。

殘暴對待牧養畜禽
其實我常想,如果有幸成為野生動物,還算是幸運,因為沒被人類抓到的時候還很自由,農場裏的家禽家畜是最可憐的,牠們從出生就被認為是給人吃的。

各位可以去看看畜牧養殖場,一隻肉雞,因為怕牠消耗能量變瘦,還希望牠體重增加得快,會把牠們關在一個黑暗的地方,又怕牠活動的時候會消耗體重,就把牠固定在一個物架上,讓牠無法動彈,經過了一、二個月的時間,牠的腳爪就沒有辦法再張開,所以肉雞在取得的時候都要把腳砍斷。

那蛋雞呢?根據生物學的研究,要讓雞多生蛋就要調整光度,雞在正常情況下是一晝夜生一顆蛋,可是一晝夜要經過二十四小時,人類沒有那種耐心,所以就縮短照明時間,黑暗六小時,照光六小時,當做十二小時是一天,所以牠就十二個小時生一顆蛋,用這樣的方式殘暴地去對待禽畜。

所以美國將每年的十月二日訂為「世界農場動物日」,這一天不是提醒人們吃更多的豬、雞,而是要倡導素食,同時提醒人類是如何持續的、殘暴的對待農場裏的禽畜,更甚於對待野生動物。

素食人口逐年增加
大約在一九九○年時,英國、法國、美國、比利時、荷蘭這些國家,素食人口是百分之五,到了二○○○年時,就提高到百分之九,到了去年,英國已經達到百分之十一。雖然如此,還是可以看到很多人認為肉食是富裕的表現,如果請客宴會沒有肉,是對客人的怠慢,甚至於有些人擁有「為了建康的原因要吃肉」的錯誤觀念,還有些人是父母吃素,孩子還是要吃肉……。

不少人對素食的觀念或許有些誤解,比如說大家一直認為:漢傳佛教是從梁武帝以後開始吃素,而他們吃素只是為了佛教要戒殺生而已,其實不是!佛教之所以提倡素食,尤其是漢傳佛教,那是基於更大的慈悲,不僅僅是勸導不殺生而已,是要讓生命在大自然生態系統中能綿延不絕、永生不息。

這是一份非常大的慈悲,各位如果對素食有一些誤解,那麼參觀素食展後,應可以發現吃素其實也不是很單調,如果用一年的時間每天吃不一樣的素食,眾多的種類會讓人吃不完。我衷心希望透過素食者、大眾傳播媒體的努力,讓吃素的人會越來越增加,素食者越來越喜歡素食。

在此我也建議:絕不要去吃素食的加工食品,多吃素食的天然食品,這樣就不會出現黑心食品的問題,我從來不會去買素雞素鴨,你既然想吃素食,就不會想吃生魚片,所以最好是吃天然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