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智慧手機市場,市場還出現許多「變種」,被譽為「東方蘋果」的智慧手機北京小米科技就是其中之一,打出「與用戶做朋友」口號,小米品牌的「粉絲」叫做「米粉」,人數已經接近千萬,小米首席執行官(CEO)雷軍被譽為「中國賈伯斯」。
雖然被諷刺為「什麼都抄襲蘋果」,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手法其實比賈伯斯更具獨創性,甚至更像亞馬遜。小米的智慧手機流通途徑主要是網路直銷,蘋果則是使用行動系統業者的銷售網,依靠系統業者的銷售獎金壓低銷售價格,二者的商務模式大相逕庭。小米的手機配備由谷歌智慧手機OS(系統)「Android」改造而成的自主OS「MIUI」,遊戲和壁紙等內容也是盈利的來源,這些特點的確令人聯想到亞馬遜的「Kindle」。
不依靠行動系統業者的銷售獎金,價格卻只有iPhone和GALAXY的一半,小米之所以能夠具備如此強大的價格競爭力,是徹底壓縮行銷費用,要想第一時間買到小米的新產品,就必須在「微博」上關注小米的官方帳號,而且還要註冊專門的購買帳號,提交購買申請。
「某某關注了小米帳號」、「某某買到了最新款小米」——因為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會在微博上轉發給朋友,消費者本身就起到了為小米打廣告的作用。
「生在網路,長在網路」,在口耳相傳的基礎上,等到新產品上市之前,小米還會通過名人的使用報告,在網路上製造熱門話題,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產品開發也以最大限度聽取網路用戶的聲音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