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是廣東珠江口東岸一個伸入海中的半島,此地名因何而立?
傳說南宋末年,幼帝趙昺由左丞相陸秀夫、元帥張世杰等人陪同下,逃難到該地。村長發現山上有一個幽清秀氣的洞穴,便派人加以修飾,作為趙昺的寢宮。
一天,幼帝對大臣說:「這裡有八座山,一山一龍,那麼該有八條龍吧?」陸秀夫回答說:「這裡應有九條龍。」幼帝不解又問:「何故九龍?」陸秀夫回答道:「帝為天子,乃真龍下凡。八山八龍加上陛下,不就是九龍了嗎?」幼帝聽後很高興。從此,這個半島就被稱為「九龍」。
後來元兵迫近,陸秀夫背著趙昺跳海,堅貞不屈,流芳百世,而九龍這個地名也就流傳下來。
另一說,那裡有九座高峰,山勢蜿蜒,有如九龍騰舞,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