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杜林屍衣出自耶穌時代

 |2014.02.13
5496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科學界為杜林屍衣(Shroud of Turin)的真偽爭論不休,義大利最新研究指出,杜林屍衣真的出自耶穌時代,可能是真的。專家表示,一九八八年的碳十四年代測定法發現屍衣只有七百二十八年歷史,是因為一場大地震導致碎裂岩塊的中子釋出,影響測定準確度。

義大利杜林理工大學研究人員表示,舊耶路撒冷西元三十三年發生的規模八點二強烈地震,足以造成碎裂岩塊釋出中子,和氮核子產生反應,在屍衣留下類似X光片的影像。

屍衣最早的紀錄出現在十四世紀的法國,後來轉手多次,直到一五七八年才被安置在杜林聖若望大教堂。

先前已有科學家認為,屍衣上的影像可能是中子輻射造成的,但沒有人能提出輻射來源的有力解釋。

杜林屍衣專家、杜林屍衣保存基金會主席安托納奇已向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陳情,希望以最新科技進行分子分析,確定輻射理論是否站得住腳。

一名義大利藝術史學家二○一一年指出,屍衣是義大利畫家兼建築師喬托‧迪‧邦多納(一三三七年去世)的藝術品。義大利帕多瓦大學教授范提去年出版的「裹屍布之謎」,則指科學家利用過去進行碳年代測定時採下的布塊纖維進行化學與機械測試,發現屍衣年代應在公元一世紀,與耶穌年代相符。

小檔案

 屍衣

 杜林屍衣保存在義大利北部杜林的洗者聖若翰大教堂內,長約4.4公尺、寬約1.1公尺,一名義大利業餘攝影師1898年拍攝屍衣照片時,意外發現上面有人形和面容。

 從外型判斷,死者身上的創傷似乎和被釘十字架的情況吻合,因此有人認為這塊布是耶穌的裹屍布。1958年,當時的教宗碧岳12世認定屍衣上的面容和耶穌聖容相關。

 一群美國科學家1978年分析屍衣,未獲人像如何形成的結論。屍衣樣本1988年接受碳14年代測定,歐美大學實驗室認定屍衣為中世紀產品,年代介於1260年至1390年,但仍有化學家、歷史學家不相信這個測定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