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癌末病人是否就一定「等死」?答案是否定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兩年前成立安寧病房時,就想走一條比較不一樣的路,在深坑開闢國內第一個癌末病患的「初熟有機菜園」,讓癌症病人快樂種菜。還集合十幾名癌患組成「丙上劇坊」,透過戲劇表演化解家庭衝突,這個周末好戲「家枷佳」就要上場。
每天天才剛亮,癌末病患黃阿嬤招呼一群阿公、阿嬤排好班從醫院出發,到了專屬菜園後,挽起袖子播種、除草、澆水、抓蟲,忙得不亦樂乎。他們種小白菜、A仔菜、青江菜及大黃瓜等短期即可收成的青菜。累了,就休息一下,泡壺好茶,天南地北聊天;到了中午,就把才從菜園採來的青菜煮火鍋。
「真是太好玩了!」黃阿嬤笑說,她年輕時曾種過菜,如今又重拾當年的粗活,每天快樂得像隻小鳥,根本不曉得病痛。
北醫腫瘤中心主任邱仲峰說,大多數人一聽到罹癌時,總是自怨自艾,把自己關在家裡,整天「等死」,不僅病情急遽惡化,家人也跟著痛苦。相較下,經常到菜園走走的癌患,可從青菜成長過程中,看到生命的喜悅,人也變得開朗。雖然最後仍得面臨生命的凋萎,但生命最後階段過得有聲有色,走得安祥而無憾。
而癌症病患一走上舞台,全心投入表演,有人甚至突然頓悟,從此海闊天空,無懼疾病折磨。丙上劇坊劇中扮演老奶奶角色的陶太太表示,她原本對戲劇一竅不通,參加劇坊後慢慢領略戲劇之美,人生也變得多彩多姿。
一手促成劇坊成立的導演樊有謹表示,家中成員平日忙於自己的事,少有溝通,一旦出現問題,就易擴大爭端,搞得每個人都受傷。尤其當家中有人罹患癌症時,憤怒、悲傷等情緒加進來,情況更糟糕。
為何取名為「丙上」?「把病這個字上面的病字旁拿掉,不就是丙了!」他笑著說,劇坊裡的所有癌患團員,根本不當自己是病人,「丙上」就是他們最佳的心理寫照。
邱仲峰形容每位罹癌團員,「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再把自己當成癌症病患,積極面對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