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連鎖潛艇堡業者Subway麵包,遭爆料含有製鞋原料添加物「偶氮二甲醯胺」,美國Subway已宣布不再使用;儘管這類化學原料在國內屬合法添加,但醫師仍擔憂過量食用恐引發氣喘。
「偶氮二甲醯胺」在美國與台灣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每公斤麵粉不得超過四十五毫克,如過量添加,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可開罰三萬到三百萬元。由於這類化學原料具有漂白與氧化雙重作用,業者常用來當作速效的麵粉增筋劑,可以加強麵筋的彈性與韌性,做出來的麵包才有較大體積。
儘管美國與台灣將偶氮二甲醯胺列為合法添加物,但國際間包含歐盟、新加坡與澳洲卻都禁用;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偶氮二甲醯胺多數是工業用途,尤其用於製造氣墊鞋墊,可以讓鞋子柔軟好穿;國際間對這類化學物質反應兩極,主要是因為過去在動物實驗中曾經發現,其代謝物可能有致癌疑慮。
顏宗海表示,目前已確定人體如果過量攝取,可能會誘發蕁麻疹等過敏反應,支氣管敏感的民眾也可能誘發氣喘發作。
SUBWAY昨日表示,台灣SUBWAY麵包並非從美國進口,紐西蘭供應商已證明麵包成分未含「偶氮二甲醯胺」。
另外,公園木棧道常用的防腐劑原料「鉻化砷酸銅」,易因下雨、接觸土壤釋放重金屬砷、鉻和銅,不僅汙染環境更是人類致癌物,環保署近日公告禁用,將在二○一六年元旦實施,違者最高可罰五百萬元,呼籲業者盡速尋找替代品。
為了因應國際化學品管理趨勢,環保署也定於今年六月起,將全球工業最常用、主要用在建築業隔熱板及嵌入夾層的阻燃劑「六溴環十二烷」,增列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列管,未來不論製造、輸入或管理、廢棄,都要經過登記並依規定處理,業者不得任意使用在建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