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容易相處難 春節後精神科門診量暴增

 |2014.02.07
145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年假剛過,精神科門診量暴增。醫師表示,散居各地親人一下子日夜相處,婆媳過招、親子衝突,不少人一開春就急著看精神科,睡不好、焦慮、憂鬱,向醫師訴說春節受到的委屈,愈講愈心酸。

 在百貨公司擔任專櫃小姐的丁姓少婦,每逢過年就焦慮,兒子剛上幼稚園,正是好動的時候,每次回婆家過年,婆婆總是責罵孫子飯粒掉滿地,爬上爬下沒規矩,還不忘補一句:「媽媽是怎麼教的?」讓她苦在心中口難開。

 李小姐去年結婚,婆婆觀念傳統,不允許浪費,每餐都要把剩菜吃完,年菜一熱再熱,香腸一再回鍋,菜湯菜汁都不放過,嚇得她年初二一大早就「逃」回娘家。

 在服務業上班的吳小姐,工作辛勞、獎金又少,返鄉過年,在妯娌間比較,根本插不上話,心中難受。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現在都是小家庭,彼此觀念、作法不同,返鄉過年,婆媳、姑嫂、妯娌間互動微妙,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愈想愈睡不著、憤憤難平,一開工就上醫院求診。

 他建議,民眾要培養左耳進右耳出的能力,不要把家人每句話都放心上,也無須對號入座。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洪敬倫表示,收假後仍感到強烈失落、沮喪、焦慮,對工作感到厭煩、倦怠,或是失眠、疲勞,或不斷質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要有三項以上,且持續兩周,建議和專科醫師聊一聊,有助紓緩負面情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