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春節期間家裡剩下不少年菜,倒掉可惜,中醫師建議與長年菜一起烹煮,不但風味佳,兼具解油膩之效。同時,利用橘子皮自製「陳皮茶飲」,可健胃整腸、消除脹氣。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吳佩青表示,很多人因長年菜略苦不敢吃,其實長年菜好處多多。長年菜是芥菜的一種,《本草求真》提到芥菜入肺、胃、腎三經,性溫味辛。芥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C和維生素B群,能消除疲勞。建議搭配剩餘年菜火鍋料,如猴頭菇、油豆腐、杏鮑菇、紅蘿蔔等烹煮。
她指出,長年菜含大量纖維,開胃增進食慾,能寬腸通便,堪稱便祕患者之食療與藥膳佳品。芥菜也可炒生薑食療,《本草綱目》指有通肺豁痰與利膈開胃之功效,能改善咳嗽痰多,及胸膈滿悶的情況。她強調,芥菜不宜生食多食,以免損傷脾胃。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食用過年「惜福菜」,仍需注意清淡,忌大吃大喝,保持少油、少鹽、少糖原則以保健康。
此外,民眾在過年期間享用大餐後,若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心下灼熱或胃酸逆流等消化道症狀。吳佩青建議,不妨自製一些解膩消脹、行氣健胃的茶飲,如橘子皮可製成陳皮茶。
食用陳皮除了能行氣消脹、緩解腹部的不適感,對於痰多的咳嗽,也有止咳化痰的效果。但喝茶後會胃痛泛酸者,不適合飲用;有睡眠問題者,不適宜晚上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