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睡眠不佳容易提高死亡風險,容易失眠的人該怎麼辦?國內一項研究建議可從健康飲食著手,飲食多樣化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這項由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美璇主持的研究發現,睡眠品質比較好的民眾,死亡風險可降低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四十五;但每天攝取超過四種以上營養素的男性,也可以降低約百分之六十二的死亡風險,至於女性的死亡風險則可降低約五成。
李美璇從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中,篩選出一千八百六十五名年紀超過六十五歲的民眾,研究他們的飲食狀況、睡眠品質與死亡間的關聯;這項研究發現,意味著那些睡不好的民眾,或許可透過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來彌補。
李美璇表示,睡眠品質對於男性健康的影響遠超過女性,但對於那些經常處於失眠、熬夜、睡不著的男性而言,透過飲食多樣化的方式,也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尤其男性比女性更不願承認自己健康有問題,李美璇建議男性如果不能維持最起碼的睡眠品質,或許可以考慮從飲食多樣化著手。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版的國民飲食指標,所謂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根莖、蔬菜、水果、豆魚肉蛋、低脂乳品以及油脂與堅果;李美璇解釋,所謂飲食多樣化是指每天至少攝取超過四種以上的食物,而且至少要超過半分以上。
「我們的研究發現,睡眠與飲食有某種程度的交互作用。」李美璇表示,睡不好又吃不好是最糟糕的情況,但如果只是單純有睡眠障礙,可以試著從飲食習慣中去取得平衡。
研究也發現那些睡眠品質不佳的女性,蔬菜與維生素B6的攝取量偏低;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維生素B6具有安定神經的作用,但在部份研究中B群也可能讓人精神好,反而不會想睡覺。
李婉萍表示,六大類食物原則上應該餐餐均衡攝取,但如果無法作到每餐攝取,除基本的米飯肉類,每天至少也應攝取蔬菜水果維持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