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信賴,就沒有人際關係;在經營領域裡,沒有信賴絕對無法永續經營。
我一生中確實遇過不少不知道誠實正直有多重要的人,他們常以為答應一件小事做不到,並沒有什麼關係,久而久之,他們在別人的心中,就成了不守信的人而不自知。
我曾告訴我的朋友,不管大小事只要做不到,就要真誠的告訴對方,請對方原諒!不要不好意思,明知辦不到也說好,如此不但可能使人喪失關鍵時機,同時也使我們的信用受到傷害。我一直堅持這樣的信念,特別是有關人事請託,我都會直接告訴對方,我不敢答應的原因,當然對方並不一定諒解,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為什麼有關人事請託,我堅持不介入的原因有二,一是許多時候我根本不了解那個人,怎麼能推薦他?其為人處事與價值觀我都不清楚更不能推薦。但去讀研究所的,我到是推薦過不少人,因為我知道對方是願意向學的。二是我不想害人,如果他不能勝任工作,被介紹的人和接受的人雙方都會受害,同時我的誠信亦會受到質疑。
其實我也曾推薦過人,那是因為雙方我都很熟悉,我認為初期的薪資並不重要,獲得技術能力才重要,但我推薦的人不知我的用意,由於這種目標設定的差異,最後結果還是失敗了!所以不要以為「好意」或「自以為」就去做,而不考慮後果,如此則連自己最重要的誠信都賠掉了!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篇-23)
我的體會是,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唯有透過內向修練,自然地從內心出發,從想的、說的、做的都是一致性,永遠也不背離這樣的原則。
許多人常這樣感嘆,「我對某人這樣誠心誠意,為什麼對方都感受不到?」好像深受他人辜負。事實上,認為自己理當獲得他人信任是錯誤的想法。我們應該在意的,是自己先做到為人處事的一貫原則。也就是堅持自己說到做到,即使是再小的事情都一樣;因為只要一次打破這樣的原則,就等於打破了過去建立起來的信賴關係。
除此,我們視為的小事,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件大事。換句話說,我們無法衡量每件事情絕對的輕重大小,而是由感知的對方來衡量。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著眼的是這件事情是不是合乎義理,至於別人怎樣去評量,那就留給他人自由感受的空間;我們只要問心無愧就對了。
言而有信,是獲得別人信賴最關鍵之處。我一直很敬佩的企業家日本京都陶瓷(K y o c e r a)的創辦人稻盛和夫先生,或許很多人對稻盛和夫先生的印象是,從一九五九年創業以來,從來沒有出現虧損。這確實非常的不容易,但我認為稻盛和夫能夠把企業經營的如此成功,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他的中心思想「敬天愛人」。
稻盛和夫說:「沒有信賴,就沒有人際關係;沒有人際關係,想成功是不可能的事情。特別在經營領域裡,沒有信賴絕對無法永續經營。如何建立起信賴關係?最初,我認為應該找可以信賴的人來做朋友,但這樣的想法卻是錯誤的。」
為什麼稻盛和夫認為找值得信賴的人做朋友是錯誤的?因為只考慮自己要找可以信賴的人,卻沒有想到,對方是否信賴你?信賴關係必須是雙向的、相互的,才可能建立起真正且堅實的人際關係。換言之,信賴關係無法向外求,必須從自我的內向修練做起,讓自己先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稻盛和夫說:「我創業四十多年來,也碰過不少被欺騙的事情,但我不會因為自己吃過虧,就不再相信人。無論如何,我還是要信賴人。而且是從自己的心做到,全面的信賴人。創造使對方信賴我們的價值,並將這樣的價值與態度感染周圍的人。假如沒有辦法做到這樣,我們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與行為;這就是自我的內向修練。」
信賴就像磁鐵一樣具有磁力,當我們越值得人信賴,磁力就越強,就越能吸引更多的人靠近;也就能聚集更大的能量。這樣珍貴的資源,當然值得我們從心出發,透過內向修練,點滴的去累積它。就像稻盛和夫所分享,因為有了信賴關係,我們的人生,就能感受被幸福圍繞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