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農曆過年,在台北生活了十幾年,總感覺台北的過年少了點年味,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總是要等過年的腳步逼近了,才會匆匆忙忙忙打掃,採買現成的年貨,少了一份過年的悠然。
想起小時候在鄉下過年的情景,一到農曆十二月家家戶戶就飄著濃濃的年味,大家都在準備過年了,而對於過年食物最深刻的回憶非年糕莫屬了,有了年糕才有年的味道。
那時沒有現成的糯米粉,做年糕很費一番功夫,要先將糯米浸泡至軟,然後用石磨和著水磨成粉狀,我們小孩則要在旁邊幫忙拉磨,磨好米再加入紅糖、少許油和溫水,放在大灶上用蒸籠蒸,除了做年糕也要做蘿蔔糕。等到蒸籠飄出年糕的香味就大功告成了,打開蒸籠那一剎那,充滿感恩喜悅,因為我們小孩有參予做年糕,吃起年糕的滋味特別香甜。
因為做年糕費時費工,在當時鄉下經濟普便不好的情況下,只有年節才能嘗到年糕的滋味,因此總是格外珍惜。
年糕冷了硬了,沾點地瓜粉下去油炸,就是香噴噴的人間美味了。
常常一家人都圍坐在一起,泡一壺茶配著年糕,曬著暖暖的冬陽,是童年最幸福的時光。
現在的過年,年糕買得容易,許多人不願自己做,其實現在做年糕簡單輕鬆多了,假日和小孩去買了糯米粉,所有材料準備好,放電鍋裡蒸,讓小孩有參予的感覺,更有意義,吃多少做多少,既能拜拜應景又不會浪費食物。
要過年了,別忘了吃年糕喔,會讓你一整年甜蜜又幸福。
張紅(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