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時植(左)作品「靜(鏡)觀其變」,斑駁作品中長出新芽,代表蛻變過程。圖/郭政芬
【本報新竹訊】原為外商做原型雕塑的陶藝藝術家林時植,二十八歲人生轉向,「走出一條自我的路!」而投入陶藝創作,日前他創作「靜(鏡)觀其變」於風城美展展出。
林時植退伍後自組原型雕塑工作室,但他覺得那是商業行為,必須迎合大眾口味,備感痛苦,決心要闖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走向陶藝創作。
林時植說,小時會幫忙父親做鐵工,開始喜愛金屬,後來他投入陶藝創作,結合金屬、木頭、玻璃等不同材質元素。林時植的作品拿過南瀛美展、台陽美展、全國陶藝新陶獎、國家工藝獎、全省美展等。
作品「靜(鏡)觀其變」代表人的五官逐漸接受外來訊息,等待蛻變,其中「鏡觀」之意,代表觀賞者從作品中仿佛也看見自己。斑駁的作品其上卻冒出了新芽,代表蛻變。林時植表示,整件作品呈現沉靜安詳的氛圍,讓觀賞者沉澱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