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研醣分子有成 翁啟惠獲沃爾夫獎

羅智華 |2014.01.24
1996觀看次
字級

專題報導/記者羅智華



沃爾夫基金會日前宣布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榮獲沃爾夫化學獎(Wolf Prize in Chemistry),不但成為國內首位在台灣工作而獲得此獎項的學者,學術成果也躍上國際舞台。談及得獎心情,翁啟惠說,很高興研究成果受肯定,但以平常心看待,因為對他來說,自己只是做到科學家本分,未來還要繼續努力。

國小曾差點被編入放牛班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埋頭研究醣分子長達三十多年,其堅持到底的精神讓人不禁好奇為何他能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對此,翁啟惠說,如何發掘自身興趣很重要,以他自己為例,國中時就覺得理化這門科目很有趣,上高中後更因老師生動活潑的教學而激發他對化學領域的興趣,無形中也埋下他後來踏上科學之路的因緣種子。翁啟惠強調,大人應給孩子機會去發掘興趣,才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為喜歡的領域燃燒熱情。

談起求學歷程,翁啟惠笑著表示,其實以前並沒有特別愛讀書,國小時還差點被編入放牛班,直到後來慢慢找到學習動力,成績才漸起色、考上台南一中。回憶中學生涯,他說這是自己最快樂的一段求學時光,當時的他廣泛投入各類活動,無論是美術、音樂還是棒球、乒乓球都去嘗試,也因多方接觸,讓他有機會去發掘興趣,而不是把心力全放在讀書上,父母也不會逼他一定要去補習。

社會要懂得接納多元觀點

「環境對一個人的養成很重要,我們的社會要能懂得接受一個人的失敗,才能讓年輕人有勇氣去冒險、走出一條創新的路。」他語重心長表示,所謂創新就是勇於改變,但並非所有改變都能成功,但台灣社會總是太過讚美成功、責備失敗,這樣反而會阻礙創新;他強調,我們應該學習對失敗坦然接受,才能從失敗中學習成長與經驗。

話鋒一轉,他也談到現今的文憑主義,認為台灣過於重視學歷,導致大學百家爭鳴,彷彿一個人沒有文憑就沒有成就,這是一種頗為畸形的現象,他舉例像瑞士、德國,高中生畢業後,只有不到兩成上大學,但國力依然強盛。翁啟惠說,我們應該要懂得看一個人的「能力」、而非「學歷」,社會裡每個角色都很重要,無論是醫生、技術員或清潔員都一樣,台灣社會應該更多元、更尊重不同人的能力與表現。

為興趣與夢想燃燒熱情

翁啟惠以自身為例,他從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地方,只是在科學研究領域有所努力、受到肯定,當初也是因為想當科學家而決定去攻讀博士學位。對於有心踏上科研之路的年輕學子,若真對學術研究有興趣,就要努力堅持下去,不要因遇到挫折而卻步 ,才能持續投入在研究上,發展出對人類社會有貢獻的成果。



首創程式化一鍋式反應 醣分子合成化繁為簡



與他共事的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陳仲瑄形容,翁啟惠是一位腳踏實地、具有遠見的科學家,遇到問題會想方設法解決、不因挫折而退縮。他舉例,十年前台灣研發的藥物,沒有一個進入人體實驗歷程,但自從他回國積極推動生醫研究以來,台灣目前已有九十多個藥物邁入人體實驗階段,可謂重大突破。

陳仲瑄表示,儘管翁啟惠擔任院長一職、行政工作繁忙,但並未因此放棄他熱愛的研究工作,此次獲獎可說實至名歸。長期投入醣分子科學領域的他,發明「程式化一鍋式反應」,利用電腦程式幫忙運算合成醣分子的方式,成功將原本繁雜的人工合成多醣過程「化繁為簡」,設計出第一個可自動化合成多醣體的化學方法,這也是當前唯一可快速合成寡醣的創新方法,其貢獻受到沃爾夫獎委員會肯定,認為翁啟惠的研究成果不但解決醣化學領域遇到的主要問題,更帶來了創新。

除透過創新方法來合成醣分子外,翁啟惠更帶領研究團隊投入醣化學領域的藥物研發。其中,有關合成醣晶片、對抗病毒細菌的藥物研究以及具治療效果的醣疫苗,更是領先全球。

陳仲瑄表示,醣分子是後基因體時代很重要的研究領域,以團隊研發的「醣晶片」為例,就可用來診斷各類流感病毒反應,像是在機場進行流感檢測時,醣晶片就可幫助防疫人員在短時間內檢測入境者是否有感染特定的流感病毒,藉此提升檢測時效。

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吳宗益表示,疫苗本身可分成治療性與預防性疫苗,以醣疫苗來說,先前科學家已經發現癌細胞上會有Globo H醣分子,因此團隊就將Globo H當成抗原,利用激發免疫系統產生對抗Globo H抗體的原理來製作出具有治療效果的醣分子疫苗。目前醣疫苗在台灣已進入第三期人體實驗,未來若能順利生產上市,將有助於乳癌治療,為癌症患者帶來希望曙光。

「三十年前,醣分子研究還非常冷門,但他卻毅然投入、選擇一條較少人走的研究之路,如今看來,這正是他的遠見。」身為團隊成員、與翁啟惠共事十多年的吳宗益說,工作時的翁啟惠,其研究熱情令人佩服,但私底下的他,其實也有幽默的一面,有時甚至會說冷笑話逗樂大家,此次獲獎,團隊成員都與有榮焉。



沃爾夫獎 小檔案

沃爾夫獎是世界最高成就獎之一,主要是獎勵在農業、化學、數學、醫藥、物理、藝術等領域中有突出表現、對推動人類科學與藝術文明具卓越貢獻者。中研院表示,沃爾夫獎為每年評選一次、頒獎典禮都選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由以色列總統親自頒發。榮獲此獎的台灣學者共有三位,第一位是中研院前副院長楊祥發,曾在1991年獲沃爾夫農學獎;第二位為中研院院士丘成桐,於 2010年獲數學獎;今年則由院長翁啟惠奪得化學獎殊榮,他也是第一位在台灣工作而獲得此獎項的學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