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詐騙集團 產險公會建立投保通報機制

 |2005.09.25
37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祺報導】詐騙集團無所不騙,同時投保車險和傷害險,製造假車禍和假住院證明,讓產險公司賠得慘兮兮。

壽險公司銷售的「住院醫療險」,前幾年被保險詐騙集團釘上,成為集團式犯罪下手標的。詐騙集團找人頭,大量購買住院醫療險,詐騙集團再找醫院合作,製造住院假證明;假設一人在五家公司同時投保,每一家都買兩個理賠單位(即住院一天賠二千元),拿到住院十天的假證明,拿去向各家壽險公司索賠,一得手,就是十萬元保險金。

壽險公司賠不勝賠,痛定思痛,全面建立醫療險通報機制。有了通報機制後,壽險公司只要一發現,上門投保者,已經在很多家公司同時投保,就會拉高警覺心,也有不少壽險公司限制消費者,一次可以購買的住院醫療險理賠單位數目,例如一人最高只能買六個單位,若發現投保人已買足,壽險公司也只好忍痛不再出售,以降低被有心人士詐騙的機率。

壽險公司全面圍堵,保險詐騙集團因而將腦筋轉到產險業者。由於政令開放,產險公司可以承保「個人傷害險」以及「意外醫療」理賠,而且產險公司為了搶食壽險市場,不惜殺價競爭,但同時間,產險業卻沒有建立投保通報機制,而讓詐騙集團有機會行騙。產險業者表示,這些從壽險業「轉戰」產險業的詐騙集團,行騙手法也很簡單,就是同時投保強制車險和個人傷害險,藉製造假車禍,謊稱受傷住院,其實也是與醫療院所勾結,拿到假住院證明後,來向產險公司申請「意外醫療」保險金的理賠。

產險業者說,這些詐騙案例,都非常相像,都是由詐騙集團主導假車禍,今天你撞我、明天我撞他,產險業者發現,經常都是「幾個熟面孔」在撞來撞去,還有一個案例,是「全家老小」,都「不小心」發生車禍後,間隔不久都來申請理賠。產險業者說,這些案例,多集中在中、南部,尤其是雲林縣最多,因為投保人拿的出醫院住院證明,產險公司多無法拒賠。但這種小額保險金申請,也會慢慢侵蝕生意,產險業者估計,去年業界五二七億元的理賠金額,大概五十三億元左右都「貢獻」給詐騙集團,其中光是製造假車禍的理賠申請案,就有十七億元左右。

產險業者也發現,這些詐騙案,有一個「不耐久候」的特色,就是大部分理賠,都會在「投保一個月內」發生,較有耐心一點的詐騙集團,會拖到投保「半年後」才行動。不過,產險公會目前也正建立全面投保通報機制,務求讓詐騙集團鑽保險漏洞的機會,降到最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