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一連通過兩項與「民生」密切關係的降稅案。菸酒稅法修正草案將米酒、料理米酒稅率都降為九元,若三讀通過,現行每瓶一八○元的六百毫升裝米酒,將可降到約七十五元。
另一項是所得稅法修正草案放寬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納稅義務人除就讀大專院校子女可申報外,新增學齡前三年(三到五歲)幼兒亦可扣除兩萬五千元,而且扣除範圍從「每戶」放寬為「每人」,即一家若有三個在學孩子,扣除額調升為七萬五千元。
執政黨對這兩項初審通過的降稅案相當慌張,甚至光火,認為米酒調降執行困難,教扣額放寬將使稅收每年損失約四十億元,決定透過立院黨團翻案,而且衛生署還要調漲健保費率。
在我國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米酒及料理米酒稅率曾引發激烈爭議,但因政府有加入WTO的政策需要,使民生必用的米酒由每瓶二十五元飆漲到近兩百元,政府又拿不出解決的好辦法,民眾只好咬牙苦撐;加上開放酒品製造,民間業者看準這項暴利,如今在傳統市場、量販大賣場甚至街頭巷尾,都販售各種米酒或料理酒,但品質參差不一,但卻無政府單位聞問。
平心而論,調降米酒價錢與放寬教扣額,都是在民生凋敝下,希望減輕民眾負擔的實惠作法,而且以教扣額來說,國庫雖每年短收約四十億元,但比起軍購案的六千多億元,實在是區區之數;此外,據教育部統計處日前發布的預測報告,國小新生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每年將減少九千人,因此四十億元相對在遞減中,對稅收影響應該更小。
期盼執政黨能夠發揮「心中有民」的民胞物與精神,不要碰到困難就退縮,就要人民勒緊褲帶吃悶虧,而不敢到國際折衝樽俎談判米酒稅率,更不能因為盞盞小稅就處處與民爭利,不讓教扣額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