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歲月的笛聲

伍維平/文 周矩敏/圖 |2006.12.17
548觀看次
字級

我的抽屜裡收藏著一隻長笛,它來自一位老人的地攤。我不會吹笛子,但每次看到它,老人那飽經滄桑的面容便浮現眼前,而那悠揚的笛聲就如同一隻穿雲破霧的雨燕,悄然直奔我的聽覺。

那是多年前一個秋天的夜晚,我因事暫住粵中的一座小城。吃過晚飯,我一個人出了旅店,在街上閒逛。城市不算大但相當繁華,到處是一派流光溢別,引不起我多大興趣,四處張望了一陣,便開始往回走。當我走過一個熱鬧非凡的街口時,忽然聽到一陣輕若絲竹的笛聲,我轉頭而視,於是看到了那位老人。

老人立於一面臨時建築圍牆的前面,混跡在賣小五金小百貨的地攤之中,沒有半點顯眼,與街道和夜色恰到好處地融合在一起。老人滿身煙塵,身形佝僂,腳下的塑料布上擺了十多支各種樣式的笛子,手中則握一管長笛,半瞇著眼,旁若無人地吹著,那如痴如醉的神情,使我沒有理由不駐足傾聽。老人吹奏出來的笛聲的確很優美,我決定購買一支長笛以表達我的敬意。老人收了我的錢,為我細心選了一支長笛後,表示願意專門給我獻上一曲。我稍有遲疑,便同意了。

於是,老人的笛聲在一陣短暫的摸索和試探後,便掙脫歡聲笑語、車鳴馬嘶的束縛,穿過霓虹燈照亮的夜空,分外嘹亮起來。在我的聽覺裡,那笛聲是如此執著與堅定,像一層聖潔而柔軟的光輝,將我包裹在內,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暗淡下去,並漸漸退隱於黑暗之中。在光和影製造出來的幻象裡,我彷彿看到一個流浪者疲憊的身影被時空拉拽得無限修長,那淒清的笛聲穿行在如煙似霞的柳樹林裡,如同一個人發自靈魂的呼喊。

不久,笛聲遽然一轉,把我帶出傷感的情緒。是的,一個小小的迴旋與低落之後,高亢和振備成了主旋律,我感覺到了這笛聲的力量。它超越了悲傷,忘卻了苦痛,也不在時間與空間的範圍之內,它用自己的韻律表達自己,完全而徹底,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這笛聲所擁有的力量,既來自音符和曲調的靈異,更因為它的柔弱,柔弱得如同水流,被人馴服也馴服人。貧窮,孤獨,而且滿身塵土的老人啊,像是來自很遙遠的過去,誰都不知道走了多久才走到這裡,也不知道他在這裡已經待了多久以及還要待多久。

滄海桑田,萬物榮衰,他身邊的整個世界都變遷了,但老人似乎仍然停留在幾個世紀以前,停留在他古典的想像之中,以及對笛聲的眷戀之中。當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變化了以後,像老人這樣渺小而孤獨,並且毫無防禦能力的弱者怎麼可以生存下來呢?不,我想,其實在我面前老人是個強者,在那些短暫而粗暴的事物面前他是如此強壯,因為他是那樣柔弱,就像他吹奏的曲調,在時代的演繹中能屈能伸,但是從來不去毀滅和破壞。他並沒有刻意追尋力量,而就在沒有刻意追尋力量的同時,他找到了力量。

老人的笛聲不僅送給了我一個美妙的晚上,而且陪伴著我度過了許多個不眠之夜。人生大約也是這個樣子吧,當年那些所謂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偉業,卻是如此不堪一擊,如過眼雲煙,漸次消逝於記憶之外。而某些細如髮絲、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凝固成一個個永恆的瞬間,像一道閃電穿過歲月的雲翳,照亮了你面前昏暗的大地,也照亮了你的內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