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滄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山西省靈丘縣覺山寺是皇家寺院,並非臆測,寺內碑記揭開了北魏孝文帝修建此寺之謎。根據碑文記載,覺山寺確實是孝文帝報母恩,頒帑敕建的皇家寺院,還有全世界佛寺獨一無二的貴真殿奇觀。
據清康熙年《靈丘縣誌‧藝文志》的《重修覺山寺碑記》,北魏太和七年(西元四八三年),孝文帝巡行至此,「值太后升遐日,哭於山陵,絕膳三日不輟聲,思答母恩。乃於靈丘邑之東南,溪行逶迤二十里,有山曰覺山,岩壑幽勝,辟寺一區,賜額曰覺山寺。」另外,寺內磚銘、鐘銘、經卷上皆有「法輪常轉,皇帝萬歲」等內容,也是輔證。
山門內,裡外三進院,有鐘樓、鼓樓、梆樓、點樓、天王殿、金剛殿、羅漢殿、韋馱殿、彌勒殿、貴真殿、大雄寶殿、魁星閣等三十多間殿宇,依山勢逐層上升。
其中,最特殊的是供奉貴佛的貴真殿,殿內端坐的「貴佛」,白眉白鬚,安寧慈祥。據說,貴佛的原型是祖籍浙江、覺山寺的開山大和尚。但孝文帝創寺時,為何尊奉此佛?覺山寺相關的碑、史、志皆無記述。
大雄寶殿是全寺主殿,建在高大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殿頂結構別出心裁,既有大廡頂般的古樸莊重,兩翼又呈現躍躍欲飛的精巧,柱礎雕刻圖案富麗,鏤工精細,是研究古代建築結構的難得實例。
清道光年間,高僧龍誠法師募化布施,歷盡艱辛,重建覺山寺。寺中唯一的遼金遺存,是八角密簷式磚塔,為覺山寺標誌性建築,也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磚塔的基礎,還是北魏初建時的遺存。磚塔十三層,經多次強震,屹立不倒,堪稱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