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氣候暖化,全世界難逃其害,當中受害最大的可能是貧窮,靠農、林、漁業維生的非洲國家。聯合國呼籲工業國家協助窮國適應全球氣候變化。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日前展開,代表非洲弱勢遊牧民族的平托,向六千多位專家提出控訴,「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上山打獵、下海捕魚,我們成了名副其實的氣候難民」、「隨著氣候的改變,現在非洲年年鬧饑荒,看到我們等於看到貧窮」。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非洲脆弱生態與適應」報告指出,非洲平均溫度比一百年前增加攝氏零點七度,將有百分之三十的沿海基礎因海平面升高設施而被摧毀。未來五十年,非洲北部在三至五月的降雨量可能減少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六十,但西部非洲在九至十一月降雨量卻可能增加百分之七到百分之二十八,二○二五年以前,非洲高達四億八千萬人將受到乾旱或洪災的影響。
以上只是對未來的預測,但攤在眼前的事實是,橫跨奈及利亞、喀麥隆、尼日和查德四國的查德湖,湖水已比過去三十年減少了百分之二十,水資源匱乏打亂了正常的農業灌溉和其他經濟活動,非洲南部國家到明年三月雨季結束前,至少還有三百萬人需要緊急糧食援助。
此外,最令人擔心的是疾病的傳播。
肯亞衛生部當局指出,溫度每增加一度,瘧疾主要傳染媒介的蚊子便增加十倍;非洲目前每年感染瘧疾人數約二億六千萬,預估在二○八○年時會增加到三億二千萬人。
肯亞奈洛比大學教授穆甘比認為,現在改善的重點應在避免地球環境進一步受到暖化現象所帶來的傷害,而不是募款以回應全球暖化造成的天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