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第一本書-- 陳列/《地上歲月》 文與圖/應鳳凰 |2014.01.14 語音朗讀 60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陳列/《地上歲月》(散文)/漢藝色研一九八九年/聯合文學一九九四年/印刻二○一三年 圖/應鳳凰 陳列/《地上歲月》(散文)/漢藝色研一九八九年/聯合文學一九九四年/印刻二○一三年 圖/應鳳凰 陳列/《地上歲月》(散文)/漢藝色研一九八九年/聯合文學一九九四年/印刻二○一三年 圖/應鳳凰 書名何以取作《地上歲月》?作者有簡潔扼要一段話,同時道出全書精髓:「我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走動,經歷見聞的某些人和事物曾令我感動、不安、或憤懣。這幾篇文章,大致上,便是此類情思的記錄與詮釋」。 陳列(一九一六~)看待寫作事業的嚴謹態度,從他創作十年才出第一本書,已是最佳說明。出書時作者四十三歲,不論於寫作或人生閱歷,早已不是新人。具體而言,《地上歲月》收入他一九八○至一九八九年發表的散文,總計十二篇,十年心血才集成七萬字一部書,確實量少而質精,無怪乎屢被評家列為散文經典。 他說:「人間是我根本用情處。」這話亦是其人其詩最好註腳。陳列本名陳瑞麟,嘉義人。淡江外文系畢業後,二十四歲遷居花蓮擔任國中英文老師。曾以政治案件入獄四年餘,出獄後以〈無怨〉及〈地上歲月〉連續兩年獲台北「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固然曾埋首創作,但他絕非日日關書房寫字的作家。一九九三年至二○○二年他投身花蓮政治運動,且於一九九六年當選國大代表。正如評者所言:「陳列不是出世的隱者,他是入世的、心懷悲憫的現實主義作家。」從田間農夫、教師到牢獄生活,他不僅閱歷多元,更上山下海接觸各個族群,深入社會各角落。 他關懷弱勢,看待人世的眼光無比溫柔;他親近自然大地,從努力活著的勞動者身上發現力量。他進入山林,散文題材總在城市邊陲。他寫漁夫討海的辛勞,寫礦工艱苦的環境,描繪原住民在山谷間的工寮,更寫老兵於戰亂後的傷痕血淚。然而他的文字節制而內斂,恬淡裡出之以關懷視野,有超越族群的大愛與胸襟,從不控訴吶喊,更不誇大悲情。 陳列總是用簡約的語言,關懷農民困頓以及大環境的艱難。對文學一直有堅定的信仰,他說:「文學應有它之所以是文學的藝術美質。」應是這樣的文學觀,成就他精緻的文字風格。 今年秋天,台北印刻出版社重編他一系列散文作品,精美裝幀四冊成套,顯現當今少見有魄力有眼光的出版家風範。在商業掛帥文化出版市場低迷的當下,忍不住要對這樣的出版社鞠躬致敬。 前一篇文章 過眼浮世7--第七節車廂 下一篇文章 那些年這些年秋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 作者其他文章書的故事 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書的故事 七等生的小說集《僵局》書的故事 詩集記錄逃亡的足跡書的故事 白先勇第一本書不是《台北人》書的故事 李昌憲的《加工區詩抄》書的故事 羅智成的《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