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來茶去-- 僾尼族的 把把茶

文與圖/吳德亮 |2014.01.14
3331觀看次
字級
圖/吳德亮
圖/吳德亮

從普洱市瀾滄縣經二一四國道進入西雙版納海縣,幾年不見,縣城的景象令人吃驚:寬廣的馬路兩旁盡是一幢幢新建的高樓大廈,密集的酒店餐廳閃爍流動的霓虹,水舞更不斷以七彩炫燦的聲光向往來收茶的車輛招手。拜近年普洱茶價狂飆之賜,海從一個與緬甸接壤的邊境小城,一躍成了富庶的熱鬧城市;將茶葉比擬為「綠金」,在海可說再恰當不過了。

「海」是傣族語,「」指地方,「海」則為勇敢之意,所謂海,就是「勇者居住的地方」。不僅擁有雲南最大產值的普洱茶,境內的南糯山、布朗山、西定山、巴達山等四大茶山,也幾乎囊括了近年最炙手可熱的明星茶區,聲勢銳不可當。

驅車續往西雙版納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前行,就在接近南糯山的路上,一棵高大的茶樹在路旁吸引了我的注意,樹梢有兩位僾尼族妝扮的婦女正專注採茶。急忙下車探個究竟,果然順著兩棟瓦房中間的石階往上望去,一大片的喬木茶樹就簇擁在屋後不算太高的陡坡上。

看我不斷舉起相機拍照,兩位資深美女不以為忤,其中一位還笑盈盈地背著竹簍跳下樹,熱情地邀我們進入屋內喝茶。推開咿呀咿呀的木門,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刺繡、頭飾、獎狀與大型海報,原來女主人名叫亞主,不僅曾勇奪二○○九年國際民族工藝刺繡大獎,個人還名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看來我是有眼不識泰山了。

僾尼族 土鍋茶

亞主說,僾尼族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也是非常喜愛飲茶的民族,通常多以「土鍋茶」待客。看她熟練地將土鍋盛入山泉水,放在火塘架上煮沸,隨即抓起一把自家的曬青毛茶置入,煨煮約五分鐘後,但聞茶香四溢、湯色金黃,再用竹杓一一舀入竹製的茶盅內。我恭敬地接過細細品嘗,陽光飽足的山頭氣果然原汁原味,渾厚的底韻更從丹田直沖腦門,讓人回味在三。

飲罷三盅,亞主取出了一小束掃把狀的茶葉,虔敬地以雙手遞給我,這不就是茶商口中的「捆茶」嗎?亞主卻說是「把把茶」,她說僾尼族源自老祖宗的傳承,認為茶不僅是吉祥之物,且具有強大的氣場能量,因此將茶葉捆成束狀做為把把茶,致贈貴賓可以掃去晦氣、掃進福氣,象徵最高的禮遇與祝福,倒讓我有些受寵若驚了。

其實我早於八年前就在台北紫藤盧看過把把茶,主人周渝當時以四只猶留有沈船鑿痕的天目黑碗,分別置入四枚約莫巴掌長度的大葉種青普,再注入滾沸的開水,在兔毫輕煙升起的淡淡茶香中,以極簡的方式闡述他對茶藝的看法。只是手中的大葉青普與一般散茶明顯不同,每片茶都是筆直帶梗,與一般揉捻過的捲曲散茶大異其趣,體積也大得多了。

把把茶 獻吉祥

事後得知那是雲南近年才逐漸風行的茶品,由於包裝方式是將茶葉一把一把捆在一起,因此茶商姑且以「捆茶」稱之,形容尚稱貼切。沖泡時僅需抽取數根橫放茶碗內,直接沖以沸水就可以品飲香醇豐美的普洱茶。做為茶藝或茶道能充分展現幽雅的氛圍,因此頗受茶藝家或不喜繁瑣的茶人青睞。

當時我對把把茶的粗淺印象,似乎以一心一葉的採摘方式,挑選較大的茶菁直接曬青而成,大概連炒菁、揉捻的工序都免了,才會枝枝挺直而葉面完整不受損吧?不過當時周渝僅含糊地告知原料來自西雙版納野生喬木,命名為「太和」,沖泡後有明顯的大葉種茶香,卻沒有新茶的苦澀味。

看我陷入沉思,亞主特別「解惑」:把把茶的製作是哈尼族及其支系,千百年來的傳統習俗,認為祖宗留傳下來的曬青普洱茶,在醫療尚未普及的年代既然可作為治病,必有偉大的神秘力量,可以驅邪趨吉。因此除了採製飲用外,更將採下來的鮮葉,揀選壯碩長支、且必須一心四葉或五葉的茶菁,保留較長的葉梗便於捆紮。經萎凋、攤涼、殺青等工序後,先以雙手搓揉反覆攤直至完全緊結,再集十二支代表十二個月綁在一起曬乾,放置或掛在家中廳堂、廚房、糧倉、畜欄、村口山門等處,表示掃進吉祥,掃出穢氣晦事,以保當年平平安安。

顯然我過去的認知是錯誤了,陪同前往的資深茶人抱拙先生則補充說,漢族往往將掃把視同「掃把星」,認為不吉利、甚或帶來凶兆等觀念。但在哈尼族或支系僾尼族的習俗中,把把茶卻是吉祥的象徵;我想起早先在六大茶山的蠻磚,當地哈尼族就毫不忌諱稱做「掃把茶」。而天性樂觀好客的僾尼族,更樂於將把把茶呈獻給賓客。

亞主說,僾尼人在西雙版納分布甚廣,且大多居住在海縣,每年元月二日至四日是當地僾尼族年度的嘎湯帕節,在這一天家人團圓思念祖先、棄舊迎新,除了盛裝歡歌載舞外,把把茶也是敬神祭祖最重要的供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