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金東移 陸躋身全球第3大金主

 |2014.01.12
118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三年除了熱錢流向中國外,受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預期退場而跌跌不休的黃金,也大舉從歐美流向中國,據初估全年流入中國的黃金多達一千噸。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表示,上海金交所計畫今年上半年在上海自貿區內啟動黃金國際版,且正在自貿區內尋找保稅倉庫場地。這也將使「西金東移」趨勢更加明顯。

 黃金調查機構世界黃金協會統計顯示,中國金條、黃金產品需求自二○一二年十月至二○一三年九月達到九百九十六噸,已成為世界最大黃金需求國。搶買黃金的大媽雖一度被套牢,但一見黃金跌價又紛紛進場。

 超越義大利和法國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二○一三年受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與不確定因素影響,熱錢退出黃金行列,國際黃金價格下降約三成,歐美投資者紛紛拋售了一千噸黃金,但仍未滿足中國市場需求。

 根據彭博產業報告,中國去年可能已超越義大利和法國,躋身全球第三大黃金持有國。根據報告,中國持有的黃金資產可能約兩千七百一十噸,而二○○九年四月公布時,中國持有黃金一千零五十四噸。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資料,義大利持有黃金達兩千四百五十一點八噸,法國則擁有兩千四百三十五點四噸。美國持有黃金資產八千一百三十三點五噸,是全球最大黃金持有國。

 彭博產業資深金屬礦業分析師霍夫曼分析,中國人民銀行繼二○一二年增持黃金三百八十噸後,去年可能再加碼六百二十二噸。霍夫曼指出,黃金今年從西方轉到東方。

 根據總部位於倫敦的世界黃金協會,中國截至去年九月三十日止的十二個月,金飾、金條、金幣消耗量增加百分之三十,達到九百九十六點三噸,全球第二大黃金買主印度則增加百分之二十四,達到九百七十七點六噸。

 根據香港發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這些黃金透過香港流向中國,從二○一三年一月至十月累計流入一千兩百六十三噸,是二○一二年同期的兩倍,更超越二○一二年全年;若減掉中國流入香港的黃金量,香港對中國淨流入的黃金量達二○一二年同期的二點五倍。

 中國黃金進口數的成長,除中國消費者實際需求外,另一方面也有中國投資者透過假融資進口黃金。日本市場分析師豐島逸夫透露,這種交易約兩年前起開始崛起,借助投資方式進口的黃金在二○一三年達到兩百噸左右。

 櫃檯庫存一度短缺

 報導指出,自中國在二○○○年解禁大型銀行的黃金業務後,不少投資者都希望利用抗通膨的黃金,防止資產貶值。去年四月,黃金行情出現暴跌後,購買黃金和珠寶飾品的人紛紛湧向了銀行和黃金專賣店。由於瑞士等面向中國市場的冶煉企業的生產跟不上需求,櫃檯庫存一度出現短缺。

 此外也有部分國際資金藉助黃金貿易進入中國。方法是中國的總公司為了從香港分公司進口黃金而發行信用證。報導並指出,由於超過實際需求的黃金正源源不斷流入中國,中國政府已開始採取限制這些交易的舉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