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機關所做的宣傳短片,一向被認為八股、無趣,但最近看到職訓局一支名為《相信》的微電影,卻讓我大為改觀。
影片一開始,隨著中年男子「我在你身邊」、「我往後退一步」、「我離你三步」的旁白,鏡頭從緊握的手部特寫逐漸拉開,看見女孩在火車上孤獨的身影。直到最後一句「那以後要靠你自己了」,鏡頭再度回到手部特寫,看見某人狠心地將另一隻猶帶依戀的手放開。是的,那離開的手是一位父親。
列車到站,女孩在眾人下車後,方拋出白手杖,我們才知她竟是盲人。看著她一個人走出月台,走過車水馬龍的路口,跌倒在斑馬線上,邊啜泣邊艱難地摸索著拾起手杖與書包,我們不禁為她不捨,為她擔心。當女孩終於在洗手台前吼著:「我爸他早就不要我了啦!」似乎也回答了所有觀者的猜疑,同聲喟嘆!
然而我們與女孩都錯了,父親從未離開,他始終在女孩身邊,與我們一樣滿懷不捨與擔心,卻為了讓女孩能獨立面對比一般人更艱困的人生而強忍著。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都已掉下淚來,因為那是需要多大的愛與智慧才能做到。
這是改編自台灣首位視障諮商心理師朱芯儀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透過觀眾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職訓局有效地傳達了視障者能做的,與一般人並沒有什麼不同。正如影片尾聲,再度回到父親放開女孩的手時,字幕所出現的,「最好的對待不是保護,而是放手」。
放手很難,尤其對自己所愛的人更難,如果可以,我們都願為所愛的人擋風遮雨,讓他們不受任何傷害與侵擾,然而這是不可能的。與其守護他們如溫室花朵,不如相信生命自己會找出路,給他們面對風雨的機會與能力,這正與職業訓練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
其實影片至此足矣,但或許對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傳達政策感到不安,職訓局又花了一分鐘,以傳統政策短片模式,說明已有兩萬多名視障者,透過職業重建重返職場,不僅有畫蛇添足之感,同時所舉的案例均為在公務機構任職者,反顯得取樣偏頗。
不論如何,這是一次很好的嘗試,也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作品。
(影片網址:w w w.y o u t u b e.c o m/w a t c h?v=t v G G p P B6z p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