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樹葉當棉被

羅智華 |2014.01.10
2016觀看次
字級
 昆蟲生態無奇不有,圖為學童正拿起放大鏡仔細觀看昆蟲。圖/林吉福
 圖為被稱做大笨蝶的大白斑蝶,不但不笨,放在手掌中還會裝死以求逃生,相當聰明。圖/游文寶

 昆蟲禦寒有道

 除了驚訝於昆蟲生態的奧妙外,許多民眾也好奇這陣子強烈冷氣團接二連三報到,就連我們自己都冷得直打哆嗦、得仰賴暖爐取暖,沒有衣服可保暖的昆蟲又要怎麼度過冷冽冬天呢?對此,吳加雄解釋,其實昆蟲也有自己的「抗寒之道」,會躲在較溫暖的樹洞、葉子背面或石頭縫裡;像有些蛾類會讓幼蟲在樹洞化蛹度過漫漫長冬,等到隔年春天來臨時再羽化成蛾。而螽斯、蟋蟀則會將卵產在泥土裡,因為地底的泥土比地表溫度來得高,有助於避寒。

 也有昆蟲平常就會幫自己儲備糧食,像是螞蟻會飼養蚜蟲,肚子餓時就吃蚜蟲身上分泌的蜜露來飽足一餐,吳加雄形容這像是人類會圈養乳牛,透過收集牠們分泌的牛乳來補充養分一樣。

 而具有飛行能力的昆蟲則會像候鳥般飛到較溫暖的地區避冬,像是紫斑蝶、青斑蝶就有所謂的「集體越冬」行為,會一起遷移至其他地區度過冬天,等到春天時,再飛回原來的棲地,因此在南台灣一帶也形成著名的「紫蝶幽谷」,可見到大量蝴蝶聚集的奇特景象。

 不過,儘管自然界許多昆蟲會為了活下來而出現各種生存之道,但往往敵不過最大天敵─人類的摧殘。像有些民眾到野外看到美麗的昆蟲身影時,會忍不住將牠捕捉回家飼養,看似有趣,卻可能因此害昆蟲就此一命嗚呼。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主任陳建志表示,每種昆蟲都有其生態習性與適合的食物,若貿然將其抓回家飼養,不但可能造成牠們「適應不良」,還可能因餵錯食物而死亡,這樣反而是害牠,而非愛牠。

 到昆蟲店購買昆蟲亦是同樣道理,陳建志強調,民眾或小朋友在購買前一定要先了解該昆蟲的生態習性,然後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飼養,而不是為了趕一時流行就衝動購買,如此才是負責任的飼養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