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流浪博士滿街跑,每年找不到教職的流浪教授高達二千五百名,但根據審計部最新總決算審核報告卻發現,國內近半數國立大學明明有預算聘用專任教師卻不聘;甚至近半數國立大學的兼任教師人數,占學校總教師數五成以上;立委痛批,學校有預算卻不足額聘用專任教師,犧牲學生受教權益,教育部明顯失職。
根據審計部最新「一○一年度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教育部核給國立大學聘用專任教師的經費根本沒用完,國內五十三所國立大學,就有高達二十一校未足額聘用專任教師。
包括兩所頂尖大學,台師大應聘一千二百一十一人,只聘八百四十一名、陽明應聘五一四名,只聘四○二名;而中正、東華、北大、北科大等學校都少聘了一百名以上的專任教師。
總決算審核報告更指出,五十三所國立大學中,有二十一校聘用兼任教師占教師總人數半數以上,包含台科大、北科大、陽明、高餐、北藝大、台北教育大學、台中教育大學等。
以台科大和北科大為例,兼任教師高達校內總教師人數百分之六十一。其中北科大一○一年已超過六成,一○二年卻聘用更多兼任教師。審計部要求教育部通盤檢討國立大學未足額進用專任教師,以及兼任教師比例偏高問題。
專任為主兼任為輔
立委邱志偉痛批,學校專任教師不足,受害最深的是學生,兼任教師來來去去,很難關照學生課業和生活;學校為了節省經費而聘用較便宜的兼任教師,除了影響學生受教權,還損害流浪教師工作機會;教育部明知情,卻沒有適度糾正,要負最大責任。
全國教師總會副理事長吳忠泰認為,若是藝術或醫護相關科系,多聘兼任教師因應不足的人力無可厚非,但一般大學為了省經費「採兼任代替專任,很不正常。」高等教育不像國中小學有地域性,兼任老師薪水是專任的三分之一,加上花在南北奔波的交通成本,「對年輕學者是一種折磨。」
在多所大學兼課的助理教授徐文路表示,為等待專任教師的缺額,每周只能辛苦的全台走透透兼課,國立學校有錢卻不用,擺明是想便宜行事。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學校發展系所依照公務預算員額,都是以專任教師數量為審查標準,原則「專任為主,兼任為輔」,但每個專任教師有一定的授課時數,不可能所有經費都用在專任上。而公私立大學聘用兼任教師,必須符合生師比例,且兼任教師不得超過專任的三分之一。
陳德華也坦言,確實有的學校會為了節省經費而聘用兼任教師,教育部會加強控管輔導,要求各大學以聘用專任教師為優先。